出自明李攀龙的《元日早朝》
拼音和注音
jìn chéng chūn sè yǐn cháo tiān , jiē jì kuí lóng jìn fǎ y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春色:(名)①春天的景色;春光:~满园|~撩人。②指酒后脸上泛红或脸上呈现的喜色:他喝得尽兴,脸上已有~。
夔龙:1.相传舜的二臣名。2.古器物上的夔龙纹饰。
禁城:宫城。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禁城春色引朝天,接迹夔龙近法筵。
云里金茎通御气,宫中玉树隐祈年。
西山亭障遥临蓟,朔漠旌旗满护燕。
闻道至尊歌白雪,小臣还献郢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