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晓抵九江作》

藏舟夜半负之去,摇兀江湖便可怜。
合眼风涛移枕上,抚膺家国逼灯前。
鼾声邻榻添雷吼,曙色孤篷漏日妍。
咫尺琵琶亭畔客,起看啼雁万峰巅。

作品评述

《晓抵九江作》是陈三立创作的一首近代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黎明时分抵达九江,夜半悄然藏舟启程,江湖摇摆,情况令人怜悯。闭上眼睛,风浪扰动着枕头,抚摸胸膛,家国之忧逼近灯前。床榻上传来呼噜声,邻人的打鼾仿佛是雷鸣。晨曦中,孤独的小船透过篷帆漏进美丽的阳光。离琵琶亭只有一步之遥,站起身来,眺望哭泣的雁群在万峰之巅飞翔。

诗意和赏析:
《晓抵九江作》描绘了一个早晨抵达九江的场景,以及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情绪。诗中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家国之忧、孤独和自然景色的体验和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和黎明的对比,展示了作者从黑暗到光明的转变。夜晚的江湖摇摆,给人以悲凉和可怜之感,而黎明时分,阳光透过篷帆的缝隙,照耀在小船上,给人以一线希望和美好的感觉。这种对比的手法,体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起伏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中还融入了对家国之忧的表达。抚摸胸膛的动作象征着对家国的思念和担忧,而邻床传来的打鼾声则与雷鸣相类比,揭示出作者对家国动荡局势的忧虑。这种对比的手法,使得诗中的情感更加深刻和真实。

最后几句描述了作者离琵琶亭只有咫尺之遥,但仍然站起身来观看哭泣的雁群在万峰之巅飞翔。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广阔世界的向往。同时,雁群的哭泣也可被视作对人世间离别和辛酸的象征,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情感。

总而言之,《晓抵九江作》通过对细腻的描写和对比的手法,展示了作者在早晨抵达九江时的内心感受和情绪,表达了对家国之忧、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广阔世界的向往。这首诗词既展现了作者个人的情感体验,又具有普遍的共鸣和思考价值。

  • 《毗陵天庆观画龙自题姑苏羽士李怀仁醉笔诗呈》

    姑苏道士天酒星,醉笔写出双龙形。墨迹从横夺造化,蜿蜒满壁令人惊。一龙翻身出云表,口吞八极沧溟小。手弄宝珠珠欲飞,握入掌中拳五爪。一龙排山山为开,头角与石争崔嵬。波涛怒起接云气,不向九霄行雨来。万物焦枯天作旱,两雄壁隐宁非懒。真龙不用只画图,猛拍栏干寄三叹。

  • 《谒金门(次韵虞万州刚简以谒金门曲为叔母寿)》

    那复有。气味酉农于春酒。犹向故乡怀印绶。相过何日又。吐出心肠锦绣。问我阿娘依旧。娘亦祝君如柏寿。相看霜雪后。

  • 《次韵张太博得余所遗二程先生集辩二程戏邵子》

    文字未科斗,图书未龟龙。粲然天地间,此理触处逢。是谓象这祖,而为数之宗。吴犧古神圣,先得人所同。文因而繇之,旦出亦并雄。讫于我孔圣,天命滋益恭。浑然一理贯,密察而从容。刮变与象占,四者固所崇。推辞以知变,象占在其中。荒荒秦汉后,学者昧所从。不以灾异会,则心

  • 《待成父不至》

    晚日下前村,呼儿候荜门。屡惊邻犬吠,频问路人言。准拟繙诗卷,经营置酒尊。此怀无与共,愁坐虱空扪。

  • 《《虔州八境图》八首》

    却从尘外望尘中,无限楼台烟雨蒙。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寻孤塔主西东。

  • 《句》

    为学未能识肩背,读书万卷空亡羊。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