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离群一倍愁,谿山风物且淹留。
{左酉右昷}成春酒谁斟酌,抄得新书自校雠。
莫似牧之矜旷达,须教子重让风流。
恩门旧分知难忘,题取新诗上郡楼。
徐铉(九一七~九九二),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早岁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又与弟锴并称“二徐”。仕南唐,累官至吏部尚书。入宋,爲太子率更令。太宗太平兴国初,直学士院。八年(九八三),出爲右散骑常侍,迁左常侍。淳化二年(九九一),以庐州女僧道安诬陷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三年,卒于邠州,年七十六。着有文集三十卷,又有《稽神录》(一说出于门客蒯亮之手)、《质疑论》等。《宋史》卷四四一有传。 徐铉诗今存七卷,见于三十卷本《徐公文集》(一名《骑省集》)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二一、卷二二。今以《四部丛刊》影印清黄丕烈校宋本(《徐公文集》三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骑省集》三十卷,简称四库本)、《四部备要》排印宋明州本(《骑省集》三十卷,简称备要本)、徐乃昌影宋重刊本(《徐公文集》三十卷,简称徐本),参校《全唐诗》(中华书局排印本)、《玉壶清话》(中华书局排印本)所收诗。并从《东轩笔录》(中华书局排印本)等录得集外诗,编附卷末。
《和清源太保寄湖州潘郎中》是唐代徐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大离群一倍愁,
谿山风物且淹留。
(左酉右昷)成春酒谁斟酌,
抄得新书自校雠。
莫似牧之矜旷达,
须教子重让风流。
恩门旧分知难忘,
题取新诗上郡楼。
诗意:
这首诗词是徐铉写给湖州潘郎中的一封信,表达了作者对离群寂寞的感受和对湖州美丽风景的留恋之情。他感叹自己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心中倍感忧愁。在湖州的山水之间,风景优美,令人陶醉,作者希望能够停留在这里。他想知道是谁斟酌着美酒,享受着春天的美好。他抄得了新书,自己校对修订,以此来解闷。徐铉向潘郎中表达了对湖州牧官的羡慕和敬佩,希望自己的子弟能够重视风流之事。他心怀感激,永远不会忘记潘郎中的恩德,将他的新诗题献给郡楼。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首句“老大离群一倍愁”,表达了作者离开熟悉环境后的孤独和忧愁之情。接着,通过描绘湖州的风景,强调了其美丽与宜人之处。诗中出现的“左酉右昷”是指农历八月和九月,正值秋季,也是收获的季节,诗人暗示了自己希望与人共享丰收的喜悦,并享受美酒与春天的美好。诗中的“抄得新书自校雠”表明诗人在孤独中寻找慰藉,通过阅读新书来度过寂寞。接下来,诗人提到了湖州的牧官,他们的旷达和风流令诗人敬佩,希望自己的子弟能够学习他们的风度和风流。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潘郎中的感激之情,并将自己的新诗题献给了郡楼。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心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展现了对友情和感恩的态度,具有浓郁的离情和怀旧情怀。
樗园谁子言殊允,作诗作贼事相等。苦心取境破天悭,妙手穿窬探椟蕴。化工意态秘自珍,讵知天定还输人。偶然漫与愁花鸟,厅绝诗成泣鬼神。此中窃亦分钩国,狡狯偷天比狐白。诛求造物不伤廉,岂复贪多须戒得。偷势终看落下乘,卑无高论皎然式。昌黎窥盗向陈编,太息佳人为钝贼。
奔逸闻千里,飞腾见九迁。禁途才咫尺,玉节屡回旋。看即自天下,催归夜席前。如怜落鸢外,为遣反驱边。
何地堪相饯,南楼出万家。可怜高处送,远见故人车。野果新成子,庭槐欲作花。爱君兄弟好,书向颍中夸。
忆昔京华聚首时,大兄常念阿连痴。别来相望天涯远,长诵对床风雨诗。
歌阕樽残恨起偏,凭君不用设离筵。未趋雉尾随元老,且蓦羊肠过少年。七叶汉貂真密近,一枝诜桂亦徒然。羽书正急征兵地,须遣头风处处痊。
坐恐三更至,流年此夜分。客心无限事,愁雨不堪闻。灞上家殊远,炉前酒暂醺。刘郎亦多恨,诗忆故山云。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