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赋是霍将军辞第》

汉将承恩久,图勋肯雇私。
匈奴犹未灭,安用以家为。
郢匠虽闻诏,衡门竟不移。
宁烦张老颂,无待晏婴辞。
甲乙人徒费。
亲邻我自持。
悠悠千载下,长作师臣师。

作者介绍

徐铉(九一七~九九二),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早岁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又与弟锴并称“二徐”。仕南唐,累官至吏部尚书。入宋,爲太子率更令。太宗太平兴国初,直学士院。八年(九八三),出爲右散骑常侍,迁左常侍。淳化二年(九九一),以庐州女僧道安诬陷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三年,卒于邠州,年七十六。着有文集三十卷,又有《稽神录》(一说出于门客蒯亮之手)、《质疑论》等。《宋史》卷四四一有传。 徐铉诗今存七卷,见于三十卷本《徐公文集》(一名《骑省集》)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二一、卷二二。今以《四部丛刊》影印清黄丕烈校宋本(《徐公文集》三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骑省集》三十卷,简称四库本)、《四部备要》排印宋明州本(《骑省集》三十卷,简称备要本)、徐乃昌影宋重刊本(《徐公文集》三十卷,简称徐本),参校《全唐诗》(中华书局排印本)、《玉壶清话》(中华书局排印本)所收诗。并从《东轩笔录》(中华书局排印本)等录得集外诗,编附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赋是霍将军辞第》
作者:徐铉
朝代:唐代

中文译文:
汉将承恩久,图勋肯雇私。
匈奴犹未灭,安用以家为。
郢匠虽闻诏,衡门竟不移。
宁烦张老颂,无待晏婴辞。
甲乙人徒费。亲邻我自持。
悠悠千载下,长作师臣师。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霍将军辞去官职的情景。霍将军一直受到汉朝皇帝的宠信,功勋卓著,但他并不愿意通过私心和贿赂来谋取私利。然而,匈奴依然未被征服,朝廷却将官职之家族化,将其视为私人利益的工具。尽管有诏令要求郢匠(官吏)迁移,但是他们仍然留在原地不动。作者宁愿向张老(指张衡)致敬,也不愿等待晏婴(指晏婴辞官)的辞职。甲乙两者指代其他人并非真心为国家付出,只是消耗而已,而亲邻则指代他自己,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坚守初心的态度。诗末表达了千百年来,持守忠诚的臣子一直存在。

赏析:
这首诗以唐代徐铉的独特视角,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时代局势和官僚体制的不满。霍将军作为一个真正的忠臣,坚持不以私利为重,而是以国家利益为先。他拒绝了利用权力谋取私利的方式,坚守自己的原则。与此同时,诗中也暗示了朝廷腐败的现象,官吏不以国家和民众的利益为重,而是将官职当作家族利益的工具。作者对这种现象表示不满,并通过对张衡和晏婴的提及,表达了对真正忠诚的官员的敬仰。最后,诗人强调了忠诚和坚守初心的重要性,将这种态度与千百年来忠诚臣子的传统相连,表达了对忠诚精神的赞美和传承。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政治现状的忧虑和对忠诚精神的赞美。通过对具体人物和事件的描写,传递了作者对社会和时代的思考。整首诗意蕴深厚,反映了作者对官场权力斗争和忠诚精神的独特见解,展现了唐代文人对政治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 《风急落梅》

    梅花巳是不胜癯,无赖东风特地???。狼籍玉英浑不惜,强留嫣蔕与枯须。

  • 《登高凉山谒墓》

    云气拥松楸,佳城生意幽。扫残黄叶路,奠遍绿新篘。想像音容在,瞻衣涕泗流。东迁祷灵墓,端为护行舟。

  • 《初度》

    行止由来不自如,八年初度寓僧庐。半生閒逸云无定,两鬓萧骚雪尚疎。岂原身荣如卫鹤,只惭技拙类黔驴。今朝六十从头起,数到稀年更有余。

  • 《古梅》

    谁似西湖处士才,诗中篱落久尘埃。陆郎旧有梅花课,未见今年句子来。

  • 《偈颂二百零五首》

    妙存湛湛不为无,真照灵灵不为有。更向其间退步看,白云断处青山瘦。

  • 《句》

    三声鼓角云中见,一簇楼台海上高。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