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梦游三首》

绣幌银屏杳霭间,若非魂梦到应难。
窗前人静偏宜夜,户内春浓不识寒。
蘸甲递觞织似玉,含词忍笑腻于檀。
锦书若要知名字,满县花开不姓潘。

作者介绍

徐铉(九一七~九九二),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早岁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又与弟锴并称“二徐”。仕南唐,累官至吏部尚书。入宋,爲太子率更令。太宗太平兴国初,直学士院。八年(九八三),出爲右散骑常侍,迁左常侍。淳化二年(九九一),以庐州女僧道安诬陷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三年,卒于邠州,年七十六。着有文集三十卷,又有《稽神录》(一说出于门客蒯亮之手)、《质疑论》等。《宋史》卷四四一有传。 徐铉诗今存七卷,见于三十卷本《徐公文集》(一名《骑省集》)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二一、卷二二。今以《四部丛刊》影印清黄丕烈校宋本(《徐公文集》三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骑省集》三十卷,简称四库本)、《四部备要》排印宋明州本(《骑省集》三十卷,简称备要本)、徐乃昌影宋重刊本(《徐公文集》三十卷,简称徐本),参校《全唐诗》(中华书局排印本)、《玉壶清话》(中华书局排印本)所收诗。并从《东轩笔录》(中华书局排印本)等录得集外诗,编附卷末。

作品评述

《梦游三首》是唐代徐铉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绣幌银屏杳霭间,
若非魂梦到应难。
窗前人静偏宜夜,
户内春浓不识寒。

诗词以绣幌和银屏作为景物描写的起点,表达了一种朦胧、虚幻的氛围。作者似乎置身于一个模糊的梦境中,暗示着他的情感体验或思绪的飘忽不定。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和梦境之间模糊边界的思考和感受。

窗前人静偏宜夜,户内春浓不识寒。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夜晚,窗前无人,春天的气息透过窗户弥漫。这里的春意象征着温暖和生机,而不识寒则暗示着舒适和无忧无虑的境地。通过这种对比,诗人传达了一种宁静、愉悦和安逸的感觉。

蘸甲递觞织似玉,含词忍笑腻于檀。
锦书若要知名字,满县花开不姓潘。

这两句描述了一个场景,似乎在宴会上。蘸甲递觞、织似玉,描绘了宴会上的精致和华美。含词忍笑腻于檀,揭示了一种文人雅士在宴会上的言语和举止的克制和自律。最后两句锦书若要知名字,满县花开不姓潘,则以诗人的名字“潘”作为隐喻,表达了作者渴望在文学上取得声望和成就的心情。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景物、反映情感和寄托意愿,展现了一种诗意的氛围。作者以模糊、虚幻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朦胧、恍惚的感觉,同时又透露出对于现实与梦境、繁华与宁静、名利与追求的思考和追求。这首诗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唐代诗人徐铉的才华和诗意的魅力。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