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宿公安二圣寺》

蒙城一市万人聚,一堤如虹作遮护。
风涛悍怒鱼龙宫,濒流压以青莲宇。
潭潭广殿不动尊,夹立二丈力士身。
楚帆蜀柂日衔尾,过者蹴然生畏心。
粥鱼斋鼓二千指,我贫未办作檀施。
明朝踏霜出江头,借佛定力扶扁舟。

作者介绍

王炎(一一三八~一二一八),字晦叔,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调崇阳县主簿。歷绍兴府户曹参军,知临湘县。应辟入张栻江陵帅幕。淳熙十年(一一八三),爲潭州教授,迁通判临江军,并权知军。宁宗庆元初,召爲太学博士,三年(一一九七),迁秘书郎,实录院检讨,着作佐郎。五年,爲军器少监。以事出知饶州,未数月罢,闲居七年。开禧三年(一二○七),起知湖州,任满后引年告退。嘉定十一年卒,年八十一。有《双溪文集》等。《双溪集》各本卷次不一,以《四库全书》据明万历王孟达刻二十七卷本除有少量讳改外,编次文字最爲整饬。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新安文献志》卷六九有传。 王炎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宿公安二圣寺》是宋代王炎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宿公安二圣寺

蒙城一市万人聚,
一堤如虹作遮护。
风涛悍怒鱼龙宫,
濒流压以青莲宇。

潭潭广殿不动尊,
夹立二丈力士身。
楚帆蜀柂日衔尾,
过者蹴然生畏心。

粥鱼斋鼓二千指,
我贫未办作檀施。
明朝踏霜出江头,
借佛定力扶扁舟。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公安二圣寺过夜的情景。诗人所处的地方人群繁盛,一道堤坝仿佛彩虹般将其遮护。湖泊中波浪汹涌,仿佛是鱼龙宫中的巨浪,湖水边的青莲宇宙在湍急的水流之下显得压抑。

湖心处的宽广殿宇中,供奉的神像静静不动,两侧夹立着高达二丈的力士雕像。楚帆和蜀绢的船帆在阳光下闪烁,经过这里的人们不禁心生畏惧。

夜晚里,斋鼓声和粥鱼的香味扩散开来,仿佛有两千指头一起击打鼓面。诗人自称贫穷,无法进行佛教的檀施。明天一早,他将踏上寒霜覆盖的江头,借佛的力量来支撑自己简陋的船只。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公安二圣寺的景色,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宗教的感受。描述了繁华的市集,以及湖水中汹涌的波浪,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诗中的青莲宇和力士雕像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印象,与湖泊中的浩渺景色形成鲜明对比。

诗人通过对鼓声和粥鱼香味的描绘,表达了自己贫穷和无法进行佛教供养的心情。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将依靠佛教的力量,坚定地支撑起自己简陋的船只,继续前行的决心。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和宗教的深刻感受,同时也透露出对生活困境的思考与坚持。

  • 《送乔仝寄贺君六首》

    垂老区区岂为身,微言一发重千钧。始知不见高皇帝,正似商山四老人。

  • 《豫庵三端诗·龙竹》

    夭矫青池近,腾拿碧汉遥。微风鸣嶰管,轻雾映鲛绡。舞翠槐齐秀,蟠青松后凋。终须还直道,劲节自干霄。

  • 《秋日早朝(一作秋日候扇)》

    宵衣应待绝更筹,环佩锵锵月下楼。井转辘轳千树晓,锁开阊阖万山秋。龙旗尽列趋金殿,雉扇才分见玉旒。虚戴铁冠无一事,沧江归去老渔舟。

  • 《通化门外送别》

    屡别容华改,长愁意绪微。义将私爱隔,情与故人归。薄宦无时赏,劳生有事机。离魂今夕梦,先绕旧林飞。

  • 《妙喜寺达公禅斋寄李司直公孙、房都曹德裕…四十二韵》

    我祖传六经,精义思朝彻。方舟颇周览,逸书亦备阅。墨家伤刻薄,儒氏知优劣。弱植庶可凋,苦心未尝辍。中年慕仙术,永愿传其诀。岁驻若木景,日餐琼禾屑。婵娟羡门子,斯语岂徒设。天上生白榆,葳蕤信好折。实可反柔颜,花堪养玄发。求之性分外,业弃金亦竭。药化成白云,形凋

  • 《畏事》

    畏事偷安百不能,饭蔬聊得曲吾肱。旧交梦里时时见,宿疾秋来日日增。遣闷自鉏幽圃药,扶衰犹赖故溪藤。不因顾见鬅鬙影,全是深山退院僧。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