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壬申十二月二十八夜雷》

残腊方淫雨,中宵忽怒雷。
更长频展转,梦断但惊猜。
冻雪何时解,春风几日来。
龙蛇今在蛰,墐户不宜开。

作者介绍

王炎(一一三八~一二一八),字晦叔,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调崇阳县主簿。歷绍兴府户曹参军,知临湘县。应辟入张栻江陵帅幕。淳熙十年(一一八三),爲潭州教授,迁通判临江军,并权知军。宁宗庆元初,召爲太学博士,三年(一一九七),迁秘书郎,实录院检讨,着作佐郎。五年,爲军器少监。以事出知饶州,未数月罢,闲居七年。开禧三年(一二○七),起知湖州,任满后引年告退。嘉定十一年卒,年八十一。有《双溪文集》等。《双溪集》各本卷次不一,以《四库全书》据明万历王孟达刻二十七卷本除有少量讳改外,编次文字最爲整饬。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新安文献志》卷六九有传。 王炎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壬申十二月二十八夜雷》
朝代:宋代
作者:王炎

中文译文:
残冬的最后一个月,雨水依然淅淅沥沥,深夜之中突然传来怒雷。雷声此起彼伏,回荡不绝,使人在梦中猝然惊醒。冰雪何时会融化,春风又需几日才会到来。龙和蛇如今还藏匿在地下,屋内不宜开启窗户。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壬申年(宋代)十二月二十八夜晚的景象。诗人以雨水和雷声为背景,表达了残冬尚未过去的时节,大自然的变化与人们期待春天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比。雷声的突然响起使人们在宁静的夜晚从梦中惊醒,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和不可预测性。诗中提到冰雪何时解冻以及春风何时到来,暗示了人们对于春天的渴望与期待。诗的最后,诗人以龙和蛇蛰伏的形象,告诫人们不要过早开启屋内的窗户,暗示着寒冷的冬天还未过去,春天的气息尚未充分到来。

赏析:
《壬申十二月二十八夜雷》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冬夜的景象,通过自然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对于春天的期待与焦虑。诗中的雷声突然响起,给人以意外和震撼,使人们在宁静中惊醒,暗示了大自然的力量和不可预测性。诗人通过描绘冰雪未融化、春风尚未到来的景象,表达了对于春天的渴望和迫切感。最后,诗人运用龙和蛇的形象,以一种巧妙的方式暗示了寒冷的冬天尚未过去,人们仍需保持警惕,不宜过早放松。整首诗在简短的文字中巧妙地表达了人们对于自然变化的感知和对于春天到来的期待,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 《古风其八》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绿帻谁家子。卖珠轻薄儿。日暮醉酒归。白马骄且驰。意气人所仰。冶游方及时。子云不晓事。晚献长杨辞。赋达身已老。草玄鬓若丝。投阁良可叹。但为此辈嗤。

  • 《题汉州西湖》

    凤沼才难尽,馀思凿西湖。珍木罗修岸,冰光映坐隅。琴台今寂寞,竹岛尚萦纡。犹蕴济川志,芳名终不渝。

  • 《句》

    瘦倚疏篁半出墙。

  • 《过建阳二首》

    溪上重来两鬓丝,岂知拙政久犹思。旄倪欲见叶公面,香火共存朱邑祠。争劝令君持酒盏,不容老子闭车帷。谁言俗薄今非古,我与斯民各秉彝。

  • 《七夕应制》

    斜汉横空瑞气浮,桥边乌鹊待牵牛。长生殿冷时无事,乞巧楼多岁有秋。菡萏晚花清露湿,婵娟新月暮烟收。华封祷祝华胥梦,谁道神仙不可求。

  • 《次韵陈季陵觅酒二首》

    西风曾未入梧楸,已有骚人怨凛秋。草赋未为伧父语,破愁宜召曲生谋。君方负笈金陵去,我欲乘桴沧海浮。后夜月明应好在,一樽能为辍行不。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