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收残暑,新凉夜顿添。
秋声满落叶,虫语傍虚檐。
衰疾便高卧,游程叹久淹。
山林虽寂寞,亦足养吾恬。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爲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着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 董嗣杲词,一至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庐山集》爲底本,第六卷以《四库全书·英溪集》爲底本,七、八两卷以清光绪丁氏嘉惠堂刊《西湖百咏》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从《诗渊》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九卷,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诗编爲第十卷。
《雨后》是宋代董嗣杲的一首诗词。诗人通过描绘雨后的景象,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一场雨过,残暑被收拾,新鲜的凉意夜晚突然增添。
秋天的声音充满了落叶,虫鸣声靠近了空旷的屋檐。
因为身体衰弱,我只能躺在高处,漫游的旅途让我叹息时间的拖延。
尽管山林寂寞,却足以滋养我的宁静心境。
这首诗词通过对雨后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明净、清凉的氛围。雨过天晴,暑气被洗涤,代表着残暑即将过去,秋天的气息已经到来。新鲜的凉意迅速填满了夜晚,给人一种清凉舒爽的感觉,让人陶醉其中。
诗中还描绘了秋天的声音充满了落叶的声音,虫鸣声也在屋檐旁边响起。这些自然声音的交织,为整个画面增添了生动感。它们与雨后的清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秋天的特质。
诗人在诗中提到自己的身体衰弱,只能高卧于床。他回首过去的漫游旅途,感叹时光的拖延。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旅途的向往,同时也传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尽管山林寂寞,但它们足以滋养诗人内心的宁静。这句诗意味深长,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珍视。山林的宁静和寂寞给予了诗人内心的满足和安宁,使他能够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恬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雨后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的变化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交融,给人一种清新、静谧的感受,让人沉浸其中,体会到自然与人心的共鸣。
玉简真人降,金书道箓通。烟霞方蔽日,云雨已生风。四极威仪异,三天使命同。那将人世恋,不去上清宫。羽驾正翩翩,云鸿最自然。霞冠将月晓,珠佩与星连。镂玉留新诀,雕金得旧编。不知飞鸟学,更有几人仙。上帝求仙使,真符取玉郎。三才闲布象,二景郁生光。骑吏排龙虎,笙歌
石槛山前吉驷游,故乡霞锦遍林丘。只今东府空遗庙,露立唐碑老树秋。
霜花一夜白,风叶满村黄。欲出岁华老,相思江水长。留枝庶鹊户,存蜜补蜂粮。想见山行处,开窗新酒香。
离离双鬓似秋蓬,惯逐沙鸥与断鸿。漂母矶头春水阔,扁舟何处系东风。
低腰复敛手,心体不遑安。一落风尘下,方知为吏难。公事与日长,宦情随岁阑。惆怅青袍袖,芸香无半残。赖有李夫子,此怀聊自宽。两心如止水,彼此无波澜。往往簿书暇,相劝强为欢。白马晚蹋雪,渌觞春暖寒。恋月夜同宿,爱山晴共看。野性自相近,不是为同官。
挥犀闻妙论。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