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诗传驿旧,立雪想师遥。
一别此山去,清风不可招。
经窗云半掩,石塔水偏朝。
托迹今三宿,伊谁共寂寥。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爲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着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 董嗣杲词,一至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庐山集》爲底本,第六卷以《四库全书·英溪集》爲底本,七、八两卷以清光绪丁氏嘉惠堂刊《西湖百咏》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从《诗渊》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九卷,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诗编爲第十卷。
《天池寺忆雪屋韶上人》是宋代董嗣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回忆着那驰过驿站的旧时光,
站在雪地中,思念远方的师长。
与此山相别,清风已无法招呼。
透过半掩的窗,望见云雾飘荡,
石塔倒映在水中,向东方朝拜。
停留在此,已经三个夜晚,
此刻我独自一人,谁与我共寂寥。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回忆和思念表达了作者在天池寺的一段经历。他回忆起曾经在驿站传递消息的时光,站在雪地中,他思念着远方的师长。然而,与此山分别后,他感受到清风已无法再传达他的心意。透过半掩的窗户,他看到云雾在山间飘荡,石塔倒映在水中,向东方朝拜。他在这里停留了三个夜晚,此刻他感到孤独,不知有谁能与他共同体验这份寂寥之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和远方师长的思念之情。通过描述天池寺的景色,作者巧妙地将内心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忧思。诗中的雪景、云雾和水景等自然元素,与作者的情感相呼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凄美的氛围。同时,通过强烈的意象和抒情的语言,诗词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隔阂,表达了离别和寂寥的主题。
整首诗词以抒情的笔调,将作者内心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作者思念和孤独的情绪,同时也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体会到离别和寂寥所带来的情感共鸣。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意味深长的语言,展现了董嗣杲独特的诗境和情感表达能力,使读者在阅读中获得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