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仙始祖许箕公,上国尊贤典礼隆。
三十九人裁信史,百千万祀纪清风。
衣冠文物流传盛,花柳亭台曲折通。
镜水在先祠越隐,如今彼此可称雄。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爲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着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 董嗣杲词,一至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庐山集》爲底本,第六卷以《四库全书·英溪集》爲底本,七、八两卷以清光绪丁氏嘉惠堂刊《西湖百咏》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从《诗渊》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九卷,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诗编爲第十卷。
《先贤祠》是宋代董嗣杲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列仙始祖许箕公,以及上国尊贤典礼的隆重。它提到了三十九位负责裁判信史的人,纪录了百千万次的祭祀,这些都展示了清风正气的价值。衣冠文物的传承充满了荣耀,花柳亭台的曲折通达着宏伟的气势。祠堂前的镜水隐藏在历史的迷雾中,但现在我们可以一同展示英勇的风采。
这首诗词寄托了对历史先贤的敬意和敬仰之情。许箕公作为列仙的始祖,代表了高尚的品质和道德标准。上国尊贤典礼的隆重表明了社会对贤者的崇敬和礼仪的重视。三十九人裁信史的角色凸显了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他们的工作记录了无数次祭祀活动,承载着人们对历史传承的尊重和珍视。
诗词中的衣冠文物和花柳亭台等形象,突出了文化传承和艺术繁荣。衣冠文物代表了古代文化的瑰宝,它们的流传传递了先贤的智慧和贡献。花柳亭台则象征着繁华和美丽的景象,展示了社会的富饶和繁荣。
诗词的最后两句"镜水在先祠越隐,如今彼此可称雄"则表达了历史的隐秘和现实的荣耀。镜水在先祠中隐匿,暗示着历史的深远和未知。然而,现在的我们有机会一同展示英勇的风采,成为同样令人称道的人物。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先贤与历史的描绘,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和对历史传承的珍视。它展示了社会对贤者的崇尚和对文化艺术的推崇,同时也呼唤着当代人能够继承先贤的精神,成就自己的辉煌。
江流清浅外,山色有无中。平田坡岸回曲,一目望难穷。波面轻鸥容与,沙际野航横渡,不信画图工。路入神仙宅,翠锁梵王宫。俯晴郊,增胜既,气横空。云林城市层列,知有几重重。更上危亭高几,徙倚栏干虚敞,象纬逼璇穹。要尽无边景,烟雨看空_。
静者宜膺寿,胡为忽梦楹。伤嗟见行路,优典识皇情。徒泣巴山路,终悲蜀道程。弟兄仁达意,千古各垂名。
千金常恨邻难买,一笑那知盖已倾。
重衾又重茵,盖覆衰孏身。中夜忽涕泗,无复及吾亲。须臾残漏歇,吏报国忌辰。凌旦骑马出,溪冰薄潾潾。路傍饥冻者,颜色颇悲辛。饱暖我不觉,羞见黄州民。昔贤终禄养,往往归隐沦。谁教为妻子,头白走风尘。修身与行道,多愧古时人。
江树何霏微,遥山苍翠里。秋风吹裳衣,人影桥下水。
节高终不起,死恋九华山。圣主情何切,孤云性本闲。名传中国外,坟在乱松间。依约曾栖处,斜阳鸟自还。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