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跳珠轩》

溪流稳信竹龙驱,声绕阑虚入耳孤。
此窍可消诸念妄,一丸长跃半空珠。
挂瓢舀水应知味,就壁龛碑不用趺。
谁谓佛灵占有验,殆于儿戏果何殊。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爲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着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 董嗣杲词,一至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庐山集》爲底本,第六卷以《四库全书·英溪集》爲底本,七、八两卷以清光绪丁氏嘉惠堂刊《西湖百咏》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从《诗渊》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九卷,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诗编爲第十卷。

作品评述

《跳珠轩》是宋代董嗣杲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溪流、竹龙和跳珠的场景,寄托了作者对禅理的领悟和对人生境界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溪流稳稳地奔流,竹龙驱驰而过。
声音在空旷的门廊回荡,远离喧嚣,只听见孤寂的音韵。
这个窍门可以消除一切妄念,一颗珠子像龙一样跃入半空。
挂着瓢舀水时才能真正品味它的滋味,无需足迹留在壁龛上的碑文也能永存。
有谁说佛灵能够占有预知,仿佛儿童的游戏有何不同。

这首诗词的诗意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溪流、竹龙和跳珠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消除杂念、净化心灵的追求。溪流静谧地流淌,象征着内心的宁静和冥想的境界;竹龙驱驰而过,象征着对生命力量的追求和超越;跳珠在半空中跃动,象征着人生的起伏和跃迁。

诗词中的"一丸长跃半空珠"可理解为一颗珠子在半空中跳跃,是对禅修的比喻。通过冥想和内心的净化,人们可以超越尘世的纷扰,达到心灵的宁静和智慧的境地。

"挂瓢舀水应知味,就壁龛碑不用趺"表达了对人们应当专注于当下,体验生活中真实的滋味的呼唤。无论是喝水还是欣赏碑文,都应当用心去感受,不必留下痕迹或追求功利的目的。

最后两句"谁谓佛灵占有验,殆于儿戏果何殊"则表达了对追求灵性和真理的怀疑。作者认为佛灵是否真的能够预知未来,与儿童的游戏并无本质的区别,暗示人们应当客观看待宗教和信仰,不要迷信盲从。

整首诗词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通过景物描绘和比喻手法,表达了对禅修境界和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呼唤人们保持内心的宁静和专注,以及对生活真谛的追求。

  • 《同汪信道过南塘》

    平波漫漫拂垂杨,野草幽花满路香。杜宇初啼春未老,又扶山轿过南塘。

  • 《送陈嘏登第作尉归觐》

    千峰归去旧林塘,溪县门前即故乡。曾把桂夸春里巷,重怜身称锦衣裳。洲迷翠羽云遮槛,露湿红蕉月满廊。就养举朝人共羡,清资让却校书郎。

  • 《席上次邵文伯颜》

    月色羡明玉,化光扬素波。醉吟吾岂敢,能赋属阴何。

  • 《咏史上·周公》

    仲尼齿发正强时,夜夜神交似故知。话到子孙郊禘处,几回对榻共攒眉。

  • 《王元才甥见过其弟元济甥继来有诗次韵》

    把酒悲歌望蜀天,感今怀昔重凄然。道坚或谓如无忌,灵运还欣对阿连。他日鹏应自鹍化,此生蚿岂待夔怜。笔锋剩淬犹锥利,明岁文场破两甄。

  • 《春日》

    春服初裁绮,寒衣始卸绒。花宿全慵蝶,林摇半暖风。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