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江军门拥云气,庐山面目长相朝。
阃臣所持止一恕,墙壁何恨粘歌谣。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爲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着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 董嗣杲词,一至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庐山集》爲底本,第六卷以《四库全书·英溪集》爲底本,七、八两卷以清光绪丁氏嘉惠堂刊《西湖百咏》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从《诗渊》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九卷,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诗编爲第十卷。
《江城口号二首》是宋代董嗣杲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定江军门拥云气,
庐山面目长相朝。
阃臣所持止一恕,
墙壁何恨粘歌谣。
译文:
江城的军门笼罩着云雾,
庐山的容貌在早晨中显露。
守门的官员只持有一张恕字牌,
城墙和壁垒为何怨恨粘满了歌谣。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江城的景象。军门上笼罩着云雾,庐山在朝阳下展现出它的真实面貌。诗人提到了守门的官员只持有一张写着“恕”字的牌子,这表明诗人希望在军门守卫之间保持和谐和宽容的态度。然而,城墙和壁垒上却充斥着无数的歌谣,这里可能指的是人们的诗词作品,也许是表达了对于社会现状的不满或者是对于战乱的抱怨。
赏析:
《江城口号二首》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江城的景象,通过对军门、庐山、官员和城墙的描绘,展现了一种社会的氛围和情感。诗中的对比和象征使得整体意境更加深远。守门的官员只持有一张写着“恕”字的牌子,可能是诗人对于宽容和和谐的呼唤,希望人们能够保持宽容和理解。而城墙和壁垒上粘满了歌谣,则展示了人们对于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抱怨。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唤起读者对于社会问题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于和平与宽容的渴望。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