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满替在眼即景赋二首》

野分霜信薄,溪落雨痕乾。
僻邑催冬早,遥林积暝寒。
鸡栖隐坏壁,鹤老恋空关。
烛下哀筝发,楼头送漏残。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爲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着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 董嗣杲词,一至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庐山集》爲底本,第六卷以《四库全书·英溪集》爲底本,七、八两卷以清光绪丁氏嘉惠堂刊《西湖百咏》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从《诗渊》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九卷,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诗编爲第十卷。

作品评述

诗词:《满替在眼即景赋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董嗣杲

满替在眼即景赋二首,描绘了寒冬时节的荒凉景象和孤寂之感。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出自然界的变化和人类的孤寂,通过对冷雨、霜信和寒暝的描绘,深化了寒冬的氛围,同时展现了人们对温暖和关爱的渴望。

第一首诗:
野分霜信薄,溪落雨痕乾。
僻邑催冬早,遥林积暝寒。

这首诗描述了寒冷季节的荒凉景象。野地上的霜很薄,小溪的雨痕已经干涸。偏僻的城邑早早地迎来了冬天,远处的林木中寒气积聚。

诗人运用了简练的词语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霜和雨痕的轻薄和干涸暗示着大自然的凋敝和贫瘠。僻邑催冬早,说明这个地方的气候更加寒冷,人们早早地感受到了冬天的降临。遥林积暝寒,通过描述遥远的林木中寒气的积聚,进一步强调了寒冷的气氛。

第二首诗:
鸡栖隐坏壁,鹤老恋空关。
烛下哀筝发,楼头送漏残。

这首诗表达了人们的孤寂和对温暖的渴望。鸡找栖息之地隐于破损的墙壁之间,老鹤恋慕空中的山关。在烛光下哀弦奏响,楼顶上送走最后一滴滴漏水。

诗人以寓情于景的手法,通过描写鸡和鹤的行为,表达了人们对温暖和关爱的追求。鸡栖隐坏壁,暗示着人们在孤寂中寻找安慰和庇护。鹤老恋空关,通过描述老鹤对空中山关的眷恋,强调了人们对自由和温暖的向往。

烛下哀筝发,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孤独。楼头送漏残,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们无法挽回的失去。这种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孤寂和凄凉的氛围。

这两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寒冷季节的荒凉景象和人们的孤寂之感。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和人类情感的表达,诗人成功地创造出了一幅寒冷而凄美的画面。读者在赏析这些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寒冬的严寒、大自然的凋敝以及人类对温暖和关爱的渴望。

  • 《登狼山》

    郡僻山更远,尘喧与世违。水横观雁度,天静见龙归。落叶霜凝树,思亲泪湿衣。西风怕回首,不忍白云飞。

  • 《重阳赵使君惠酒》

    何尝自觅王弘酒,颇酒曾麾道济梁。处士固应高一着,江州太守味尤长。

  • 《睡起》

    幽鸟无言啄落花,风吹榆荚打窗纱。先生酒醒绿阴里,笑听蜂儿报晚衙。

  • 《高桥舟中二首》

    小队旌旗西郭头,笋舆缓步年农畴。十分田有九分闢,今岁人无去岁忧。贴水新秧头欲起,连云宿麦颔都收。天怜老子勤民瘼,赐与丰年不待分。

  • 《晓晴度青城绳桥二绝句》

    怒涛喷雪战鱼龙,架篾成桥袅半空。世路险夷那不有,此心安处本来同。

  •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