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倚月》

大江东去月分明,乌鹊南飞露气清。
如此婵娟人不爱,倚楼独立过三更。

作者介绍

仇远(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六《纪事》诗注“淳祐丁未予始生”等推定),字仁近,号近村,又号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度宗咸淳间以诗着,与同邑白珽合称仇白。元成宗大德九年(一三○五)爲溧阳学正,秩满归。享年七十余。有《金渊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均系官溧阳时所作。又有《兴观集》、《山村遗稿》,爲后人据手迹所裒集,清干隆时歙人项梦昶合辑爲《山村遗集》。事见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 仇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金渊集》编爲一至六卷,《山村遗集》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倚月》是宋代仇远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大江东去,月明分明,乌鹊向南飞翔,露水清澈。如此美丽的夜晚,却没有人欣赏,我独自倚在楼上,度过深夜。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静、寂寥的夜晚景象。大江奔流东去,月亮明亮地分明可见。乌鹊向南飞翔,露水清澈透明。然而,尽管如此美丽的景色,却没有人能够欣赏和珍惜。诗人孤独地倚在楼上,独自度过深夜。

赏析:
《倚月》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诗中的大江东去、月分明、乌鹊南飞和露气清,形象地描绘了一个静谧、美丽的夜晚场景。然而,这样美好的景色却没有得到他人的欣赏和喜爱。诗人孤独地倚在楼上,独自度过深夜,暗示了他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诗词中的"倚月"一词,表达了诗人倚在月光下的意境,既有倚靠的姿态,也有凭借月光寻找心灵寄托的意味。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夜晚的美景和诗人的孤独,给人以静谧、萧瑟之感。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孤独寂寥的心境,使读者感受到了作者的深情和对生活的思考。

《倚月》以简练的文字展示了宋代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同时也反映了人类情感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这首诗词通过对个体的孤独体验的描绘,引发人们对生命、孤独和自然等主题的思考。它以淡雅、含蓄的笔触,唤起读者对内心世界的共鸣,并带领人们思索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 《感钱王战台》

    层层楼阁捧昭回,元是钱王旧战台。山色不随兴废去,水声长逐古今来。年光似月生还没,世事如花落又开。多少英雄无处问,夕阳行客自徘徊。

  • 《新丰主人》

    新丰主人新酒熟,旧客还归旧堂宿。满酌香含北砌花,盈尊色泛南轩竹。云散天高秋月明,东家少女解秦筝。醉来忘却巴陵道,梦中疑是洛阳城。

  • 《维阳怀古》

    广陵河上路,炀帝昔曾过。不见琼花发,犹传《玉树》歌。台荒衰柳在,宫废乱萤多。欲问前朝事,悲风起夕波。

  • 《春日二首呈黄子迈大卿》

    帝里风光二月新,西湖几队踏青人。杏花时节偏饶雨,杨柳门墙易得春。或是或非尘里事,无穷无达醉中身。五陵年少夸豪举,寂寞诗家戴叔伦。

  • 《和子仪送箭筍二首》

    满合圆如玉箸匀,一开喜气顿生春。非君与我谁知味,俗客惟夸嗜八珍。

  • 《唐多令 寄远》

    明艳注秋波。轻松绾髻螺。怕逢人、先敛双蛾。怯雨羞云情未稳,佳会少,远离多。梁绕忆清歌。兰舟肯再过。为他垂泪染香罗。欲倩鳞鸿将锦字,知别后,意如何。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