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寄吴元初道录》

桃花两度见青春,梦里玄都隔几尘。
升斗自怜为客久,舟车每惜寄书频。
君如当日陶弘景,我亦他时贺季真。
东望冶城空恋恋,西湖非晚作归人。

作者介绍

仇远(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六《纪事》诗注“淳祐丁未予始生”等推定),字仁近,号近村,又号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度宗咸淳间以诗着,与同邑白珽合称仇白。元成宗大德九年(一三○五)爲溧阳学正,秩满归。享年七十余。有《金渊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均系官溧阳时所作。又有《兴观集》、《山村遗稿》,爲后人据手迹所裒集,清干隆时歙人项梦昶合辑爲《山村遗集》。事见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 仇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金渊集》编爲一至六卷,《山村遗集》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寄吴元初道录》是宋代仇远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意表达了桃花两度见证了青春的消逝,梦中的玄都与现实世界相隔遥远。作者自怜升斗之身长期客居他乡,对舟车传递书信频频珍惜。君如陶弘景当年的辉煌,我也像当年贺季真一样的豪情壮志。东望冶城,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留恋;西湖不再是我晚年的归宿。

这首诗词以寄托情感的方式,展示了作者对青春逝去的感慨和对久居他乡的思念之情。通过描绘桃花两度经历的青春之美,表达了时光的流逝和不可逆转的人生变迁。梦中的玄都则象征了理想和追求,与现实的距离使得它成为一种久远而遥不可及的存在。

作者以自卑自怜之情描述了自身的境遇,长期作为一个客居他乡的人,对于书信的传递格外珍视,反映了他对故乡、亲友的思念之情。在提到君如陶弘景和我亦他时贺季真时,作者以自己和当年辉煌的人物相提并论,表达了自己曾经的壮志豪情与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诗词描绘了作者对东望冶城的依恋和留恋之情,意味着对故乡的无尽思念。同时,作者提到西湖非晚作归人,表明自己已不再年轻,无法回到过去的美好岁月。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通过对青春、理想、思乡等主题的描绘,展现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思考。同时,诗词也透露出对过去辉煌时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这首诗词通过鲜明的意象和情感的抒发,给人一种深沉而思索的感觉,引发读者对生命和岁月的思考和共鸣。

  • 《故致政参政大资张公挽词三首》

    少纳推耆德,朝端蔼直声。金辉余列火,玉价自连城。正色消群枉,高风耸后生。君王问黄发,犹仅陟台衡。

  • 《胡广文以直养名堂余举伊川之说问之往反数十》

    以物养物,如水沃木。推彼有余,益此不足。惟直与气,如木有根。本既充盛,枝叶自繁。气言其形,直言其理。与生俱生,无彼无此。云何谓直,养此气耶。直果外来,气内出耶。孟氏此言,我知其自。则以告子,以养外计。谓直养气,其差则同。疑其不然,愿启我蒙。

  • 《晓过灵石》

    晓色熹微岭上横,望中云物转凄清。林收宿雾初通日,山挟回风尽入城。客路远随残月没,乡心半向早寒生。惊鸦满眼苍烟里,愁绝戍楼横吹声。

  • 《春词》

    杨柳春风三月三,画桥芳草碧纤纤。一双燕子归来后,十二红楼卷绣帘。

  • 《怀甘叔异曲江庵寄叔异》

    梦寐曲江矶,矶头隐墅扉。朝筇惊鹭起,暮履看渔归。志士泣兰芷,高人甘蕨薇。怅予非所事,乐尔谢尘鞿。

  • 《句》

    浪卷双溪神物化,烟横三岸电光飞。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