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不可住,欲隐更何之。
春去已多日,客愁无了时。
斜阳依树下,明月到门迟。
閒事谁消遣,陶潜一卷诗。
仇远(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六《纪事》诗注“淳祐丁未予始生”等推定),字仁近,号近村,又号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度宗咸淳间以诗着,与同邑白珽合称仇白。元成宗大德九年(一三○五)爲溧阳学正,秩满归。享年七十余。有《金渊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均系官溧阳时所作。又有《兴观集》、《山村遗稿》,爲后人据手迹所裒集,清干隆时歙人项梦昶合辑爲《山村遗集》。事见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 仇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金渊集》编爲一至六卷,《山村遗集》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曹之才》是宋代仇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林不可住,欲隐更何之。
春去已多日,客愁无了时。
斜阳依树下,明月到门迟。
闲事谁消遣,陶潜一卷诗。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仇远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思考和感慨。他意识到山林并非永远是一个适合居住的地方,而是一种心境、一种追求。诗人疑问自己,如果不再隐居于山林,又该去何处。春天已经过去了很多天,而客愁却没有尽头。斜阳斜斜地依靠在树下,明月却迟迟才到门前。在闲暇的时候,诗人唯有陶渊明的诗卷可以消遣。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思考和无奈。诗人通过对山林隐居的思考,探讨了人生的归属感和对自由自在的向往。他感叹山林并非永恒的家园,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生活和客愁的无奈之情。诗中的斜阳和明月,以及陶渊明的诗卷,都象征着诗人内心中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依赖。
四阿有严,神既戾止。佃物虽们,洁诚惟已。有来振振,相我熙事。载酌陶匏,以成毖祀。
长亭晚送,都似绿窗前日梦。小字还家,恰应红灯昨夜花。良时易过,半镜流年春欲破。往事难忘,一枕高楼到夕阳。
麦生宜配卧沙羊,鹅炙仍便碧酒香。陡觉今年好冬节,朝来红日为谁长。
金明驰道柳参天,投老重来听管弦。饱食太官还惜日,夕阳临水意茫然。
晚节闻君道趣深,结茅栽树近东林。禅师几度曾摩顶,高士何年更发心。北渚三更闻过雁,西城万木动寒砧。不见支公与玄度,相思拥膝坐长吟。
陕郡衙中寺,亭临翠霭閒。数声离岸舻,几点别州山。野客犹思住,江鸥亦忘还。隔墙歌舞地,喧静不相关。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