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龟背路羊肠,伏虎禅师古道场。
老木阴中安御座,白云堆里抚僧床。
勺泉清澈涵秋味,尖塔孤撑界夕阳。
笑月亭空人影散,松风和雨动天簧。
仇远(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六《纪事》诗注“淳祐丁未予始生”等推定),字仁近,号近村,又号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度宗咸淳间以诗着,与同邑白珽合称仇白。元成宗大德九年(一三○五)爲溧阳学正,秩满归。享年七十余。有《金渊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均系官溧阳时所作。又有《兴观集》、《山村遗稿》,爲后人据手迹所裒集,清干隆时歙人项梦昶合辑爲《山村遗集》。事见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 仇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金渊集》编爲一至六卷,《山村遗集》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道场山》是宋代仇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道场山,羊肠曲径蜿蜒,像龟背一般,通向伏虎禅师的古老道场。在古木的阴影中,坐着安详的禅师,道场被白云堆积环绕,禅师抚摩着僧床。勺泉清澈见底,水中蕴含着秋天的味道。高耸的塔尖独自支撑着边界的夕阳。笑月亭空旷无人,人影消散,松风和雨声共同演奏着天簧的乐曲。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间道场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禅修的宁静与寂静之美。诗人以山行的方式来到了道场山,山路蜿蜒曲折,仿佛龟背一样,给人一种奇特的感受。伏虎禅师的道场古朴而庄严,禅师安坐在老木的阴影之中,白云环绕,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勺泉的清澈见底,泉水透过秋天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宁静和生命的源泉。高塔耸立,孤零零地支撑着边界的夕阳,给人一种高远的感觉。笑月亭中空旷无人,人影散去,只剩下松风和雨声,它们交织在一起,像天簧一样奏响着美妙的乐章。
这首诗通过对山行和道场景象的描绘,表达了禅修的境界以及大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祥和的境界,让人感受到自然与人的契合,以及禅修修行的深远意义。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间道场的景象,展示了禅修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使人在阅读中领悟到生活的安宁与美好。
叠石溪上春,茅茨卜筑新。前言如不践,山蝉又笑人。
午风清暑,过西湖隐约,曾游堤路。云径烟扉人境绝,真是珠宫玄圃。倦倚阑干,笑呼艇子,同入荷花去。一杯相属,恍然身在何许。休怪梦入巫云,凌波罗袜,我在迷湘浦。缥缈惊鸿飞燕举,却怨严城钟鼓。百斛明珠,千金骏马,豪气今犹故。归来清晓,幅巾犹带香露。
岸傍草树密,往往不知名。其间有啼鸟,似与船相迎。
翠渚还銮辂。瑶池命羽觞。千门响云跸。四泽动荣光。玉轴昆池浪。金舟太液张。虹旗照岛屿。凤盖绕林塘。野静重阴阔。淮秋水气凉。雾开楼阙近。日逈烟波长。洛宴谅斯在。镐饮讵能方。朽劣叨荣遇。簪笏奉周行。
小诎南游得大观,天函无际碧相环。盘黎错{僚亻换豸}周遭海,亘县绵州诡谲山。自幸赏音毛颍下,相争充数锦囊间。更无可以重收拾,莫怪吾诗今次悭。
笔赋二律谁司后土作花王,忍置瑶华官道傍。衣袂不经尘世染,梦魂犹带广寒香。孤蟾照破琼林雪,飞蝶栖残珠树香。天上人间惟有此,好将阑槛护荒凉。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