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游士》

游士登门索裹粮,尘埃冉冉化衣裳。
老夫也自饭不饱,童子聊沽酒共尝。
彼此身谋宁枉道,古今乐事是归乡。
家徒四壁侯千户,梦里谁能较短长。

作者介绍

仇远(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六《纪事》诗注“淳祐丁未予始生”等推定),字仁近,号近村,又号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度宗咸淳间以诗着,与同邑白珽合称仇白。元成宗大德九年(一三○五)爲溧阳学正,秩满归。享年七十余。有《金渊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均系官溧阳时所作。又有《兴观集》、《山村遗稿》,爲后人据手迹所裒集,清干隆时歙人项梦昶合辑爲《山村遗集》。事见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 仇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金渊集》编爲一至六卷,《山村遗集》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游士》是宋代诗人仇远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游士登门索取衣食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困境的思考和对于人生乐事的追求。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游士登门索裹粮,
尘埃冉冉化衣裳。
老夫也自饭不饱,
童子聊沽酒共尝。
彼此身谋宁枉道,
古今乐事是归乡。
家徒四壁侯千户,
梦里谁能较短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游士登门索取衣食为线索,借以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困境和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中的游士是指一个行脚的无业闲人,他登门向人家索要衣物和粮食。诗人以尘埃冉冉化为衣裳的描绘,凸显了游士的贫困和拮据。

接下来,诗人提到自己也饭不饱,只能与童子一起喝酒解闷。这种情境下的共饮,显示出诗人对于生活的无奈与无求。诗人将自己的身份与游士相提并论,说明他们都面临着生计的压力,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词的后半部分,诗人以“彼此身谋宁枉道,古今乐事是归乡”来总结自己的思考。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境况的认识,他们都在为生活而努力,但是这种奔波和劳累是否值得,却是一个问题。古今的快乐事物最终都会回归家园,指出了在追求人生意义时,归宿和家庭的重要性。

最后两句“家徒四壁侯千户,梦里谁能较短长”是诗人对于现实和梦想的反思。虽然家徒四壁,但诗人也看到了侯王富贵的虚幻,意味着现实的较量并非一定能取得胜利。梦境中的短暂和现实的长久相比,也使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更加深刻。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游士的现实境遇,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困境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同时,它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贫富悬殊和生计压力,以及对于物质和精神追求的思考。

  • 《步西湖次韵徐南卿》

    徐郎小隐处,爱我许迂临。多遻话岁晚,言归忘夜深。祛愁倚诗酒,结伴卜山林。更喜檀栾旧,风烟挺绿沈。

  • 《送钱国博知坊州》

    遥为坊民贺一方,寿星偏去照光芒。解携朋友龙三处,随侍儿孙雁两行。芳草路中车突兀,落花风里旆悠飏。眠云客恨难陪从,空遣吟魂倍惨伤。

  • 《挽许士元州判》

    有数应前定,浮生难豫期。为亲尝药去,俄自载工共归。循吏堪为傅,遗民议立祠。灵輀无路送,老咏不胜挥。

  • 《采桑子》

    与君别后愁无限,永远团圞。间阴多方。水远山遥过断肠。终朝等候郎音耗,捱过春光。烟水茫茫。梅子青青又待黄。

  • 《厓山大忠祠(二首)》

    国亡不废君臣义,莫道祥兴是靖康。奔走耻随燕道路,死生惟着宋冠裳。天南星斗空沦落,水底鱼龙欲奋扬。此恨到今犹不极,厓山东下海茫茫。

  • 《次韵寄开化一元禅师》

    厌看功臣树色苍,故山端的胜殊方。桑麻原隰连香径,金碧楼台峙宝坊。瀹雪小斋云半榻,贯花新偈入千行。春深四大轻安否,佛祖权衡赖抑扬。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