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新安郡圃》

亭榭凌空眼界宽,得闲来处独凭阑。
春浮练水蒸城润,雪被黄山入座寒。
古树巢寒群鸟散,荒池沙满碎薸乾。
白去在望归期定,不见青油护牡丹。

作者介绍

仇远(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六《纪事》诗注“淳祐丁未予始生”等推定),字仁近,号近村,又号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度宗咸淳间以诗着,与同邑白珽合称仇白。元成宗大德九年(一三○五)爲溧阳学正,秩满归。享年七十余。有《金渊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均系官溧阳时所作。又有《兴观集》、《山村遗稿》,爲后人据手迹所裒集,清干隆时歙人项梦昶合辑爲《山村遗集》。事见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 仇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金渊集》编爲一至六卷,《山村遗集》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新安郡圃》是宋代仇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亭榭高耸,眼界开阔,闲来时独自倚在栏杆上。
春天的水面上飘浮着薄雾,城市因此显得湿润;
冬天的雪覆盖了黄山,山峰入座,寒意袭人。
古老的树木成群结队地栖息在寒冷中,鸟儿四散飞离;
荒凉的池塘沙满满地铺满了干枯的草花。
白色的船只远去,望不见归期,只能期待归来;
看不到绿油油的牡丹花受到保护,它们似乎消失不见了。

诗意:
《新安郡圃》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展现出对时光流转和人生起伏的思考。诗中的亭榭、水面、山峰、树木、鸟儿和池塘等元素,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中暗含了岁月流转、事物变迁的意味,表现出对时光的思考和对生活变化的把握。

赏析:
《新安郡圃》以简练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的图画,情感真挚而深沉。通过对亭榭、水面、山峰等元素的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宽广而恢弘的自然世界中。春天的薄雾、冬天的雪景,以及树木、鸟儿等生命的存在,都展现出自然界的美妙与多样性。

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一丝忧伤和思索。古树巢寒,群鸟散去,荒池沙满,碎薸乾凋零,这些细节揭示了岁月更迭、事物消逝的无奈和悲凉。白色船只远去,不见归期,青油护牡丹的景象消失不见,似乎暗示着一种失落和无法挽回的遗憾。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透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生活变迁的思考。同时,通过对景物的变幻和消逝的描写,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无情。《新安郡圃》以简约而深邃的语言,引发读者对生命、自然和时间的思考,展示了仇远独特的艺术表达和对人生的感悟。

  • 《宜阳引》

    宜阳小儿身姓窦,弟为佣,姊为后。山中岸崩压不杀,自言相有封侯法。朝上书,夕召见,生不记家犹记县。眼前喜极翻作悲,一朝富贵从天来。左图书,右宾友,兄弟贤名世希有。古来宠禄易骄奢,今人尚忆贫时否?

  • 《饭罢戏示邻曲》

    今日山翁自治厨,嘉殽不似出贫居。白鹅炙美加椒後,锦雉羹香下豉初。箭茁脆甘欺雪菌,蕨芽珍嫩压春蔬。平生责望天公浅,扪腹便便已有余。

  • 《次韵签判丈喜雪二首》

    鬓非丝素白,颜是酒争红。献瑞吾无与,哦诗且课功。要携藜杖出,安得冻泥通。事已空梁苑,公今亦醉翁。

  •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

    涂路波吒数十州,传言送语当风流。不知脚下泥生刺,蹋著锥人脚指头。

  • 《过杨处士幽居》

    引水穿风竹,幽声胜远溪。裁衣延野客,翦翅养山鸡。酒熟听琴酌,诗成削树题。惟愁春气暖,松下雪和泥。

  •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钓筒》

    笼籦截数尺,标置能幽绝。从浮笠泽烟,任卧桐江月。丝随碧波漫,饵逐清滩发。好是趁筒时,秋声正清越。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