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三更汎舟谢达其一渰》

渰水不盈尺,大舟行水中。
朦胧微有月,潋滟寂无风。
时序三秋半,阴晴万里同。
山歌与村笛,醉卧听渔童。

作者介绍

仇远(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六《纪事》诗注“淳祐丁未予始生”等推定),字仁近,号近村,又号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度宗咸淳间以诗着,与同邑白珽合称仇白。元成宗大德九年(一三○五)爲溧阳学正,秩满归。享年七十余。有《金渊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均系官溧阳时所作。又有《兴观集》、《山村遗稿》,爲后人据手迹所裒集,清干隆时歙人项梦昶合辑爲《山村遗集》。事见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 仇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金渊集》编爲一至六卷,《山村遗集》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三更泛舟谢达其一渰》是宋代仇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渰水不盈尺,大舟行水中。
朦胧微有月,潋滟寂无风。
时序三秋半,阴晴万里同。
山歌与村笛,醉卧听渔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夜晚泛舟在渰水上的景象。渰水只有不满一尺的深浅,大舟在水面上行驶。夜晚微弱的月光洒在水面上,水波微澜,没有丝毫风声。时序已过三个秋天的一半,天空时阴时晴,遥远的山和乡村笛声融合在一起。作者酒醉地躺下,倾听渔童的歌唱。

赏析:
这首诗词采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通过简洁凝练的语言,展示了夜晚泛舟的宁静场景。渰水的形容词“不盈尺”表达了水的浅深,强调了这个地方的平静与安宁。月光的描述“朦胧微有”传达了夜晚的暗淡和柔和,与水面的潋滟相互呼应。诗中的时间感受通过“时序三秋半”表达,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阴晴交替的天气象征了人生的沧桑和起伏。山歌和村笛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乡村夜晚的壮丽画面,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陶醉之情。最后,作者酒醉倾听渔童歌唱,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以及对宁静与快乐的追求。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夜晚泛舟的美妙景致,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宁静与安详的氛围,体味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题政黄牛出山图》

    眼明双白鹭,身隐一黄牛。玉辔章台陌,可怜供百忧。

  • 《祀马将军竹枝辞》

    白羽青丝手自持,双鞬锦领步兵随。几番欲到伊吾北,笑杀曹儿行路迷。

  • 《庆充自黄山归,索其道中诗,书一绝问之》

    鸣驺如电马如雷,知是婆娑醉尉回。常日锦囊犹有句,况从三十六峰来。

  • 《送郑书记》

    决胜无遗策,辞天便请缨。出身唯殉死,报国且能兵。受命麒麟殿,参谋骠骑营。短箫催别酒,斜日驻前旌。义勇千夫敌,风沙万里行。几年丹阙下,侯印锡书生。

  • 《菩萨蛮(腊梅)》

    江南雪里花如玉。风流越样新装束。恰恰缕金裳。浓熏百和香。分明篱菊艳。却作妆梅面。无处奈君何。一枝春更多。

  • 《苦雨》

    折筍肥梅飣坐,涎蜗斗蚁上梁。雨工莫贾余勇,留乖稻花半黄。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