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悲,梧桐知不知。
渴虹挟雨吸河汉,嘹嘹数雁天四垂。
雁急不成字,远向潇湘飞。
铜盘露下夜如水,宋玉新自巫山归。
仇远(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六《纪事》诗注“淳祐丁未予始生”等推定),字仁近,号近村,又号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度宗咸淳间以诗着,与同邑白珽合称仇白。元成宗大德九年(一三○五)爲溧阳学正,秩满归。享年七十余。有《金渊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均系官溧阳时所作。又有《兴观集》、《山村遗稿》,爲后人据手迹所裒集,清干隆时歙人项梦昶合辑爲《山村遗集》。事见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 仇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金渊集》编爲一至六卷,《山村遗集》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秋日曲》是宋代诗人仇远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风悲,梧桐知不知。
秋天的风声悲凉,梧桐树是否能感知?
渴虹挟雨吸河汉,嘹嘹数雁天四垂。
渴望的虹霓驱赶着雨水,吸纳了银河之水,嘹亮的雁声传遍天空。
雁急不成字,远向潇湘飞。
雁群急切地想组成文字,遥远地飞向潇湘之地。
铜盘露下夜如水,宋玉新自巫山归。
铜盘映照着湿漉漉的夜色,宋玉最近才从巫山归来。
诗意和赏析:
《秋日曲》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通过自然元素的运用,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绪。诗中的秋风、梧桐、渴虹、雁群等形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秋天的凄凉之感。
首句"秋风悲,梧桐知不知"以秋风悲凉的意象开篇,探讨了梧桐树是否能感知到秋天的悲凉。这种人化的描写使得梧桐树具备了情感,与秋风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对话关系。
接着,诗中出现了"渴虹"一词,形容虹霓渴望雨水的形象,暗示着大地渴望秋雨的滋润。"吸河汉"一词则运用了神话中银河的意象,使得诗句更富有想象力和韵律感。
诗中的雁群形象通过"嘹嘹数雁天四垂"的描写,表达了秋天的氛围。雁群飞过天际,发出嘹亮的叫声,给人一种广阔、遥远的感觉。"雁急不成字"则以雁群的行为暗喻了诗人的愁绪和无法言说的心情。
最后两句"铜盘露下夜如水,宋玉新自巫山归"通过铜盘映照夜色的描绘,展示了夜晚的宁静与湿润。宋玉的归来则使得诗意更加深远,暗示了人生的归宿与归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与思考,以及对归途和归宿的思索。诗句简练而富有音乐性,抒发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层层楼阁捧昭回,元是钱王旧战台。山色不随兴废去,水声长逐古今来。年光似月生还没,世事如花落又开。多少英雄无处问,夕阳行客自徘徊。
新丰主人新酒熟,旧客还归旧堂宿。满酌香含北砌花,盈尊色泛南轩竹。云散天高秋月明,东家少女解秦筝。醉来忘却巴陵道,梦中疑是洛阳城。
广陵河上路,炀帝昔曾过。不见琼花发,犹传《玉树》歌。台荒衰柳在,宫废乱萤多。欲问前朝事,悲风起夕波。
帝里风光二月新,西湖几队踏青人。杏花时节偏饶雨,杨柳门墙易得春。或是或非尘里事,无穷无达醉中身。五陵年少夸豪举,寂寞诗家戴叔伦。
满合圆如玉箸匀,一开喜气顿生春。非君与我谁知味,俗客惟夸嗜八珍。
明艳注秋波。轻松绾髻螺。怕逢人、先敛双蛾。怯雨羞云情未稳,佳会少,远离多。梁绕忆清歌。兰舟肯再过。为他垂泪染香罗。欲倩鳞鸿将锦字,知别后,意如何。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