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万壑清流》

旨哉哲人语,有道亲为传。
清流出万壑,千载此两贤。
谁倾六月雪,洗我一片天。
妙趣不可极,如此山中泉。

作者介绍

蒲寿宬,泉州(今属福建)人。生平不详。从集中诗篇观察,知其曾入戎幕,行迹遍东南。卷一《梅阳壬申劭农偶成书呈同官》,知度宗咸淳八年(一二七二)前后曾知梅州;《投后村先生刘尚书》,知与刘克庄同时,年辈相近。晚年着黄冠居泉之法石山,山有心泉,因称心泉处士。有《蒲心泉诗》(明《文渊阁书目》),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心泉学诗稿》六卷。事见《八闽通志》卷八六。 蒲寿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万壑清流》是宋代蒲寿宬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清澈的溪水从万壑中流出,
千年来传承着这两位贤人的道义。
谁倾倒了六月的雪,
洗净了我的一片天空。
这种奇妙的趣味无法衡量,
就像山中的泉水一样。

诗意:
《万壑清流》描述了一条清澈的溪流从崇山峻岭中流淌而出,意味着真理和道义的传承。这条溪流流经万壑,代表着众多的山谷和溪涧,象征着千百年来贤人们的智慧和道德传承。诗人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知识传承的赞美和敬仰之情。他也通过比喻,以洗净天空的雪来形容这股清流的力量和纯洁性质。

赏析:
《万壑清流》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对智慧传承和道德价值的思考和赞美。诗中的“万壑清流”形象生动,展现了溪流涓涓细流的景象,使人感受到了清新、纯净和宁静的氛围。通过将清流与贤人的道义相联系,诗人强调了知识和智慧的重要性,并将其传承看作是一种神圣的使命。最后,诗人用“谁倾六月雪,洗我一片天”来描绘清流洗净天空的景象,这种比喻增添了一种富有诗意的想象力,使人们对这股清流的力量和纯洁性质有更深刻的感受。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对智慧和道德传承的思考和崇敬之情,同时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示了清流的纯净和力量。这首诗词通过简单而富有想象力的表达方式,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和知识传承的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感和审美追求。

  • 《禁中赏芍药口占》

    千壶芍药霭祥云,一部箫韶合曲新。三圣临轩听歌舞,端知造物款留春。

  • 《千年调》

    蔗庵小阁名曰“卮言”,作此词以嘲之。 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滑稽坐上,更对鸱夷笑。寒与热,总随人,甘国老。少年使酒,出口人嫌拗。此个和合道理,近日方晓。学人言语,未会十会巧。看他们,得人怜,秦吉了。

  • 《题参鸾阁》

    群山带雨阴云重,沧海连天水气昏。遥想真人乘铁舸,往来三岛鬼神奔。

  • 《感皇恩(西湖)》

    秋色满西湖,雨添新绿。一派烟光望中足。清香十里,书舸去来相逐。酒酣时听得,渔家曲。人道似郎,郎还第六。云水相逢未谙熟。晚来风静,闲浸几枝红玉。水神应不禁,江妃浴。

  • 《送玄同真人李抱朴谒灊山仙祠》

    城阙天中近,蓬瀛海上遥。归期千载鹤,春至一来朝。采药逢三秀,餐霞卧九霄。参同如有旨,金鼎待君烧。

  • 《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

    儒有轻王侯,脱略当世务。本家蓝田下,非为渔弋故。无何困躬耕,且欲驰永路。幽居与君近,出谷同所骛。昨日辞石门,五年变秋露。云龙未相感,干谒亦已屡。子为黄绶羁,余忝蓬山顾。京门望西岳,百里见郊树。飞雨祠上来,霭然关中暮。驱车郑城宿,秉烛论往素。山月出华阴,开此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