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洞元小集》

鹤骨清寒不受吹,白云侵砚懒题诗。
雨深更觅山寒甚,过了重阳菊未知。

作者介绍

方岳(一一九九~一二六二),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进士,歷南康军、滁州教授,淮东安抚司干官,进礼、兵部架阁,添差淮东制司干官。因代淮帅赵葵书稿责史嵩之,史嗾言者论罢,闲居四年。范钟爲左丞相,除太学博士兼景献府教授。淳祐六年(一二四六)迁宗学博士,以宗正丞权三部郎官。出知南康军,移知邵武军,宝祐三年(一二五五)改知饶州、宁国府,未上而罢,闲居七年。程元凤当国,起知袁州。丁大全当国,以忤命劾罢。贾似道当国,起知抚州,辞不赴。景定三年卒,年六十四。明嘉靖中裔孙方谦刊有《秋崖先生小稿》文四十五卷、诗三十四卷,清四库馆臣据当时另一影宋抄本《秋崖新稿》合编爲《秋崖集》四十卷。《秋崖集》较明刊本多出诗八十余首,但明刊本中亦有诗十余首爲《秋崖集》所无。事见《秋崖先生小稿》卷首元洪焱祖《秋崖先生传》。 方岳诗,以明嘉靖五年祁门方氏刻《秋崖先生小稿》(藏上海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秋崖集》(简称四库本)、清翁同书批校并跋抄本(简称翁本,藏北京图书馆)。《秋崖集》中多出的诗,编爲第三十五卷,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六卷。

作品评述

《洞元小集》是宋代方岳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鹤骨清寒不受吹,
白云侵砚懒题诗。
雨深更觅山寒甚,
过了重阳菊未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寒高洁的意境。诗中的主人公比喻自己像一只鹤,鹤身上的骨骼清冷且不受外界的吹拂。他懒得在砚台上写诗,仿佛白云一样轻飘飞来,渗入砚台,却没有动笔。当雨更加深沉时,他更加渴望寻找寒冷的山脉,但是他不知道过了重阳节,菊花是否已经开放。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诗意的思考。通过描绘鹤的形象,作者表达了对高洁、清寒的追求,强调自己对外界的独立性和超脱感。他不愿意随波逐流,不受外界的干扰,也不愿意随意写诗,对于题诗的行为持有一种懒散的态度。同时,作者通过雨深山寒的景象,凸显了自己对于寒冷的向往,对于追求更高山境的渴望。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困惑,他不知道重阳节过后菊花是否已经开放,暗示了对未知未来的期待和不确定感。

整首诗以简练、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抒发了内心的情感、追求高洁的意愿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这首诗给人以清新、淡泊、追求自由的感觉,同时也引发人们对人生意义和未知未来的思考。

  • 《夏日蒲津寺居二首》

    日日闲车马,谁来访此身。一门兼鹤静,四院与僧邻。雨室墙穿溜,风窗笔染尘。空馀气长在,天子用平人。故国有如梦,省来长远游。清晨起闲院,疏雨似深秋。宿寝书棱叠,行吟杖迹稠。天晴岂能出,春暖未更裘。

  • 《龙潭寺》

    欲觅龙潭何处是,青山影里见浮图。红蕖映日真花藏,碧水涵天莹玉壶。已放源流通北海,未饶风物说西湖。待中庵外多闲地,容我他年卜筑无。

  • 《答龚炳泽卿》

    之子违离久,前宵梦见之。秋蛇开侧理,晓鹊啅疎篱。歆秀何时改,郊痒更问为。有言今赘矣,暗里自应知。

  • 《和颜长官百咏·渔父》

    推起篷窗抱月眠,三三两两柳边船。不须听说文王事,孤负渔竿八十年。

  • 《灵谷》

    灵谷神仙宅,言归肆目新。山光远如画,秋色老于人。世俗棋争劫,人心海变尘。功成思范蠡,湖上一间身。

  • 《舍北闲望作六字绝句》

    潘岳一篇秋兴,李成八幅寒林。舍北偶然倚杖,尽见古人用心。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