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楚犹在赵,始终同一颇。
晚年犹矍铄,劲气肯消磨。
非老无能也,如时不利何。
汉皇还拊髀,用壮莫蹉跎。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八公山忆廉颇》是宋代诗人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历史人物廉颇为主题,表达了对英勇不屈、坚强不退的精神品质的赞颂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在楚犹在赵,
始终同一颇。
晚年犹矍铄,
劲气肯消磨。
非老无能也,
如时不利何。
汉皇还拊髀,
用壮莫蹉跎。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廉颇的英勇和坚忍不拔的品质。廉颇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杰出将领,他曾在楚国和赵国之间往返,始终保持着相同的英勇风采。尽管他年事已高,但依然精神矍铄,坚韧不拔,不肯放松自己的努力和奋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廉颇的敬佩之情,认为他并不因为年老而失去能力,而是因为时机不利。
最后两句诗描述了当时的汉皇(指宋高宗赵构)拊掌击髀的场景,表达了对廉颇壮志未酬的感慨。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突出了廉颇的坚毅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也揭示了时代的局限和不公。
这首诗词赏析了廉颇的个人品质,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某种政治背景和时代气象。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和赞颂,诗人传递了对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的精神追求的崇敬与思考。
何处行商因问路,歇肩听说田家苦。今年麦熟胜去年,贱价还人如粪土。五月将次尽,早秧都未移。雨师懒病藏不出,家家灼火钻乌龟。前朝夏至还上庙,着衫奠酒乞杯珓。许我曾为五日期,待得秋成敢忘报。阴阳水旱由天工,忧雨忧风愁杀侬。农商苦乐元不同,淮南不熟贩江东。
知君汉阳住,烟树远重重。归使雨中发,寄书灯下封。同时买江坞,今日别云松。欲问新移处,青萝最北峰。
李君禅味诗情里,解作黄金不润身。目断白衣檐酒阒,何妨聊破一垆春。
双林示灭诳何人,无际真空净法身。活向春风裹埋了,万年千载不成尘。
羽檄中原满,萍流四海间。少时过桂岭,壮岁出榆关。奇祸心如折,羁愁鬓已斑。楚累千万亿,知有几人还。
病鹤尚能孤唳,冻萤相守残编。世间有豁达老,天上无愚戆仙。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