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怜墳上舟难,争似山坳住舍安。
雷鼓喧呼人挽才缆,风鬟笑语女盘滩。
倦凭秫酒生春思,愁怯衾裘御夜寒。
多谢新诗慰牢落,灯前一笑病怀宽。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周昞仲过踏洞滩》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堪怜墳上舟难,
争似山坳住舍安。
雷鼓喧呼人挽才缆,
风鬟笑语女盘滩。
倦凭秫酒生春思,
愁怯衾裘御夜寒。
多谢新诗慰牢落,
灯前一笑病怀宽。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和周昞仲一起经过踏洞滩的情景。诗人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墳上舟船困难的同情,与山坳中安居的舒适形成对比。诗中描绘了雷鼓喧闹、人们挽才缆、风鬟笑语和女子盘滩等生动的画面,表达了愉悦与快乐。然而,诗人在夜晚感到倦怠,倚靠着秫酒思念春天,而寒夜使他感到忧愁和恐惧。最后,他感谢周昞仲的新诗使他的病怀得到宽慰,在灯前与周昞仲共同欢笑。
赏析:
这首诗以对比的手法描绘了不同环境下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状态。通过描绘舟船困难和山坳安居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困苦生活的同情和对舒适生活的向往。诗中的生动画面和细腻描写增强了读者的感受力,雷鼓喧闹、风鬟笑语等形象使整个情境更加生动。诗人在描写自己的情感时,使用了倦怠、春思、愁怯等词语,展示了内心的矛盾和孤寂。最后,诗人感谢周昞仲的新诗给予了他宽慰,体现了友情和欢愉的重要性。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生活的复杂性和情感的变幻,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薄暮沐时雨,凌朝陟崇山。泄云去复来,流水清且闲。褰裳俯茅屋,高论激晴澜。层轩既显敞,好鸟鸣间关。开樽意殊乐,剧饮未言还。何当脱尘鞅,共卧青松间。
竹引牵牛花满街。疏篱茅舍月光筛。琉璃盏内茅柴酒,白玉盘中簇豆梅。休懊恼,且开怀。平生赢得笑颜开。三千里地无知己,十万军中挂印来。
五陵无树起秋风。千里黄云与断蓬。人物萧条市井空。思无穷。惟有青山似洛中。
百千寒雀下空庭,小集梅梢话晚晴。特地作团喧杀我,忽然惊散寂无声。
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行便当游。何必更随鞍马队,冲泥蹋雨曲江头。
贪观眉妩翠,舣棹碧云间。萧寺前临水,丁家旧住山。苔深僧迹静,松冷鹤巢鳏。拜手先祠下,奔驰觉汗颜。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