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千古地,咫尺是京河。
远磴连荒壁,深林长乱柯。
路迷人迹少,草密兽蹄多。
忆著中原事,令人抚剑歌。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离颍州道间》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李曾伯。这首诗描绘了战场上的景象,表达了对中原故土的思念和对战斗的豪情壮志。
诗词的中文译文:
战场千古地,咫尺是京河。
远磴连荒壁,深林长乱柯。
路迷人迹少,草密兽蹄多。
忆著中原事,令人抚剑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战场为背景,通过描绘景物和使用象征性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中原故土的思念和对战斗的热情。
诗的开头两句“战场千古地,咫尺是京河”展现了战场的庞大和广阔,将千古战争的残酷与地理上的近距离相结合。京河象征着中原,突显了离故土的距离之近。
接下来的两句“远磴连荒壁,深林长乱柯”描绘了战场上的险峻景象。远磴和荒壁暗示着战斗的艰难和艰险,深林和乱柯则象征着战场的复杂和难以预料的局势。
诗的后半部分“路迷人迹少,草密兽蹄多。忆著中原事,令人抚剑歌。”表达了作者对战场上困难险阻的感受和对中原故土的思念。路迷人迹少,草密兽蹄多,暗示了战斗的孤独和危险。最后一句“忆著中原事,令人抚剑歌”表达了战士们对故土的怀念和对战斗的豪情壮志,抚剑歌暗示了他们对战斗的鼓舞和激情。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战场的景象,通过景物的描绘和象征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中原故土的思念和战士们对战斗的豪情壮志,展现了宋代战士的英勇和忠诚。
薄暮沐时雨,凌朝陟崇山。泄云去复来,流水清且闲。褰裳俯茅屋,高论激晴澜。层轩既显敞,好鸟鸣间关。开樽意殊乐,剧饮未言还。何当脱尘鞅,共卧青松间。
竹引牵牛花满街。疏篱茅舍月光筛。琉璃盏内茅柴酒,白玉盘中簇豆梅。休懊恼,且开怀。平生赢得笑颜开。三千里地无知己,十万军中挂印来。
五陵无树起秋风。千里黄云与断蓬。人物萧条市井空。思无穷。惟有青山似洛中。
百千寒雀下空庭,小集梅梢话晚晴。特地作团喧杀我,忽然惊散寂无声。
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行便当游。何必更随鞍马队,冲泥蹋雨曲江头。
贪观眉妩翠,舣棹碧云间。萧寺前临水,丁家旧住山。苔深僧迹静,松冷鹤巢鳏。拜手先祠下,奔驰觉汗颜。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