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邑易治,难山政可师。
弦歌聊戏耳,谈笑以为之。
省德多餐饭,勤官少作诗。
交情毋恃旧,公事定相规。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送石首傅宰》是宋代诗人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石首邑易治,难山政可师。
弦歌聊戏耳,谈笑以为之。
省德多餐饭,勤官少作诗。
交情毋恃旧,公事定相规。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送别石首傅宰的场景。石首邑的治理变得容易,难山的政务可供参考。人们在弦歌声中娱乐,以谈笑相伴。傅宰节俭有德,吃得饱饭,勤奋工作却少作诗。诗人强调人际交往不应仅依赖于旧有关系,而是应该以公务为准则。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送别场景,展示了一种官场中的人际关系和行为准则。诗中的石首邑易治和难山政可师,既表现了石首邑的治理得心应手,也展示了傅宰在政务上的能力和经验可供借鉴。弦歌和谈笑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在欢乐中相互交流的情景,也暗示了官场上的交际应以轻松愉快的态度为主。傅宰节俭有德,勤奋工作,但却少作诗,这体现了官员应当以公务为重,诗文创作应在其次。最后两句诗强调了人际交往不应仅依赖于过去的关系,而是应该以公事为准则,表明了诗人对于官场中人际关系的一种理念。
这首诗词整体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觉,通过简洁而质朴的语言,展示了官场中的一些行为准则和处世哲学。它既有对官员的期望,又表现了人际交往的态度和原则。同时,诗人通过对石首邑和傅宰的描绘,展示了人们对于治理能力和政务经验的推崇,以及对于诗文创作在官场中的次要地位的思考。整首诗词意境明朗,语言简洁,既有实际的社会意义,又展示了诗人对于官场的一种理想追求。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嵇叔夜,鼓琴饮酒无闲暇。若使当时闻此歌,抛掷广陵都不藉。刘伯伦,虚生浪死过青春。一饮一硕犹自醉,无人为尔卜深尘。
新图别义初拈出,四座皆惊昔未闻。定是胸中通象数,或于梦里见羲文。向来夫子编三绝,近世名儒说七分。自笑腐生尊古注,可能挟册便从君。
非崖非巅,壁立苍然。野花炯炯媚朝日,樛木缭绕栖寒烟。归乎归乎,幽深此便。居乎居乎,市声昼喧。纷去住于吾心,定取舍于吾言。竹色一轩秋雨后,荷花十里晚风前。锦城不似还家乐,独立津头欲间船。
仙家庭院。红日看看晚。一朵梅花挨枕畔。玉指几回拈看。拥衾不比寻常。天涯无限思量。看了又还重嗅,分明不为清香。
丹霞不蹋长安道,生涯萧条破席帽。囊中收得劫初铃,夜静月明狮子吼。那伽定後一炉香,牛没马回观六道。耆域归来日未西,一锄识尽婆娑草。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