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襄州道间骤寒》

涉尽江湖道,嗟嗟寸步难。
风敲芦叶响,雨作菊花寒。
市酒无嫌薄,征衣正怯单。
家山在何许,回首路漫漫。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襄州道间骤寒》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踏遍九州的江湖路,唏嘘感叹每一步都艰难。风吹拍击芦苇,发出清脆的声响,雨水使菊花凋谢寒冷。市场里的酒不嫌稀薄,穿的衣服却感到薄弱害怕孤单。家乡的山在何方呢?回首望去,路途漫长无尽。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行旅者在襄州道路上的经历与感受。通过描绘江湖路上的艰辛与感慨,诗人抒发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无奈。诗中的风声和雨声,以及菊花凋零,烘托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表现了行旅者所经历的寒冷和孤独。在市场中,酒虽然稀薄,但行旅者并不嫌弃,而是对自己所穿的衣服感到薄弱和孤单。最后,诗人一直回首望着家乡的山,却不知道它在何方,这种无尽的路途给人一种无尽的苍凉之感。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行旅者在江湖路上的苦难和迷茫,以及对家乡的思念和回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词给人一种凄凉和孤独的感觉,引起读者对旅途中的辛酸和无奈的共鸣。同时,也让人对家乡的温暖和归途的期盼产生共鸣。

  • 《樵人十咏·樵谿》

    山高谿且深,苍苍但群木。抽条欲千尺,众亦疑朴樕。一朝蒙翦伐,万古辞林麓。若遇燎玄穹,微烟出云族。

  • 《登女郎台》

    女郎名字本风流,好与州人作胜游。倘使此台呼丑女,汝阴城里一荒丘。

  • 《句》

    浪痕自记岑彭□,冈势云依陆抗城。

  • 《晓行板桥村》

    水关西路听鸡鸣,岭月初沉晓雾平。人响间闻茅店语,马蹄连上板桥声。悠悠渐喜乡山近,琐琐偏知旅态生。更下长陂说徒侣,天明须趁及先行。

  • 《郑检法久病将起以诗速之》

    诗人贪睡费朝衙,卧看香奁晖碧鸦。已向中秋阻丹桂,莫教重九负黄花。曈曈初日关农事,冉冉闲情近物华。已辨作糕寻故事,速来同醉落鸟纱。

  • 《读唐人愁诗戏作》

    少时唤愁作底物,老境方知世有愁。忘尽世间愁故在,和身忘却始应休。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