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遣长庚衍瓞瓜,几年清庙著声华。
九重璇派周麟趾,千里金城汉犬牙。
未驾说仪列鹭丝,已麾段笏击长蛇。
堂堂一节鼎铛耳,岂借西山太史家。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寿蜀帅》是宋代李曾伯的一首诗词。在这首诗词中,李曾伯通过形象绚丽的描写,表达了对蜀地将领的赞美和致敬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天命将蜀地的将领赋予长庚星的光辉,几年来,他清修庙宇,声名日益显赫。他九次登上皇宫的璇派阶梯,他的脚步如周麟一样高贵。他以千里之遥的金城,守护着汉朝的犬牙边塞。他尚未踏上战车,就以一颗充满智慧的鹭丝作为羽扇,已经指挥段笏击败了长蛇。他高高在上,如同一只端庄的鼎铛,岂是借用西山太史家的力量才能成就的。
诗意和赏析:
《寿蜀帅》这首诗词以华丽的辞藻和生动的形象,赞美了蜀地将领的英勇和智慧,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祝福之情。诗人通过天命将蜀地将领比作长庚星,彰显了他的崇高和卓越。蜀帅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成为了清修庙宇的典范,声名远扬。他多次攀登皇宫的阶梯,象征着他的卓越地位和功勋。他守护着千里边塞,如同汉朝的犬牙,展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诗人描绘了蜀帅尚未上战场就以智慧的鹭丝作为羽扇,指挥段笏打败敌人的景象,表现了他的聪明和决断力。最后,诗人以鼎铛的形象来形容蜀帅的威严和高贵,强调他的伟大不是依赖于外力,而是自身的才干和气质所致。
这首诗词通过华丽的描绘和比喻手法,展现了蜀地将领的英勇和智慧,赞美了他的功绩和品质。同时,诗人也传达了对将领的祝福和敬意,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崇高的情感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这首诗词既展现了作者的辞章才华,又通过对将领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忠诚和智慧的赞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南游何所为,一箧又空归。守道安清世,无心换白衣。深林蝉噪暮,绝顶客来稀。早晚重相见,论诗更及微。
河阳花作县。秋浦玉为人。地逐名贤好。风随惠化春。水从天汉落。山逼画屏新。应念金门客。投沙吊楚臣。
杨柳池边独倚阑,清明时节雨生寒。春风不是我憔悴,今岁莺花自懒看。
李生画鱼天下无,得心应手神为徒。虚堂素壁扫尘土,远趣一笔移江湖。青鱼洋洋翻荇带,鳜鱼猎猎穿蒲稗。醉来屡俗呼霜刀,为我樽前斫新鱠。
宣呼昼入蕊珠宫,玉女窗扉薄雾笼。待得华胥春梦觉,半竿斜日下厢风。
阴森百亩林,所向无不好。俗客岂曾来,幽处通蓬岛。一色尽琅玕,坚润真可宝。天风时脱叶,满径堆残槁。适然宾客至,课奴先痛扫。要使吾心净,置之勿复道。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