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过清汀洮阳驿和方孚若韵》

问驿寻梅路渐深,壁间谁帖迈来禽。
困诗感叹人才旧,投笔惭书岁月今。
访古暂陪湘水浒,忧时远到雪山阴。
牧羝持节畴能似,空倩宾鸿为寄音。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过清汀洮阳驿和方孚若韵》是宋代诗人李曾伯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路渐深,问驿寻梅。
壁间谁帖迈来禽。
感叹人才旧,困诗。
今岁月,惭投笔书。
陪湘水访古,暂忧时到雪山阴。
能似牧羝持节畴,空倩宾鸿为寄音。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旅经过清汀洮阳驿的情景。诗人追问驿路越来越深,寻找着梅花的踪迹。他在驿站的壁上发现了一幅画,画中展示了一群禽鸟飞翔的景象,引发了他对时光流转和人才的感慨。他感到自己的才华已逝,心生困惑和苦闷。诗人自嘲地说,现在的岁月已经不再适合他写作,他感到羞愧。他选择暂时忘却现实,去湘水访古,思考过去的辉煌。然而,他的忧虑却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扩散,一直延伸到遥远的雪山之阴。最后,他希望自己能像草原上的牧羊人一样,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才华,但他却只能借助一只远飞的雁鸿来传递自己的音信。

赏析:
这首诗词以行旅经过驿站的情景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时光的流转和才华的思考。诗人通过对画中飞翔的禽鸟的观察,引发了对自己才华逝去的感慨,感到困惑和失落。他选择远离现实,去湘水访古,试图寻找心灵的安宁。然而,他的忧虑却无法摆脱,一直伴随着他,延伸到遥远的雪山之阴。最后,诗人希望能够像草原上的牧羊人一样自由自在地展现才华,但现实却让他感到无奈,只能通过远飞的雁鸿传递自己的音信。整首诗词以深沉的情感和自嘲的口吻,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的思考,表达了对自身才华和现实困境的矛盾和无奈之情。

  • 《游仙(九首)》

    今日何不乐,振策登高山。深林仰无见,藤蔓阴以繁。鼪鼯绕树啼,黄鹄空飞翻。揽辔向西北,思欲赴昆仑。琼楼十二重,豹虎夹陛阍。青溟欲何之,谁向王母言。徘徊岁华晚,感激生愁怨。

  • 《赠星禽赵县微诗三绝》

    莫把行藏间斗牛,年将八十更何求。顾言奎宿长明健,文治从今遍九州。

  • 《减字木兰花》

    还元返本。作用难明须细论。神气□□。窈窕之中复混成。勤修不倦。直到无为功始见。此是天机。不遇真仙莫强知。

  • 《晓起信笔》

    午枕汗如洗,晓栉气稍苏。落蛩试风露,满意鸣相呼。倦客感节物,流光不踌躇。秋声已如许,残暑何足驱。人言今岁热,迥与常岁殊。此理恐未然,岂不知头颅。年年有三伏,日日非故吾。婆娑今尚可,后当弥不如。病骨须一凉,未暇惜居诸。坐来有清思,西风摇井梧。

  • 《李白书堂》

    兰芷春风满地香,谪仙曾卧白云乡。山间精爽今犹在,落月时时见屋梁。

  • 《寿州十咏·白莲堂》

    堂皇敞而华,簷牙照池水。钿叶矗新圑,玉莩粲繁蘤。游鳞竟泼泼,幽石仍齿齿。寄言采秋芳,何必涉江涘。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