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李琴士据梧》

户外世尘皆累,山中天籁无声。
莫看螗谗相捕,要教鹤舞鱼听。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送李琴士据梧》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这首诗词以抒发对琴士李琴的送别之情为主题,通过形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琴士离开尘世、追求高远境界的赞美和祝愿。

诗词中没有具体描述诗人的思绪和情感,而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传达情感。首先,诗人表达了尘世的繁杂和劳累,将外界的喧嚣与琴士所追求的宁静对比,表现出琴士独特的境界。接着,诗人描述了山中的天籁之音,这里可以理解为琴士在追求艺术境界的过程中获得的超凡体验。最后两句表达了琴士的高洁和境界的追求,他不被世俗的纷扰所干扰,要教鹤舞鱼听,意味着他要以自己的行为和修养来影响他人,引导他人追求高尚的境界。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琴士高尚品质的赞美和祝愿。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的交融,传达了对琴士追求境界、超脱尘世的敬佩和希望。这首诗词以其清新脱俗、含蓄深沉的艺术特点,展示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