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才谁可柱中流,我辈何如避一头。
旧隐要寻鸥作伴,薄田足与鹤为谋。
蒹葭白露嗟今老,榆柳西风感昔游。
新秫已登鲈蟹贱,溪头何日舣归舟。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辛丑都司公廨与陈景清诸友小集作》是宋代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在这个时代,有谁能够成为中流砥柱的人才,我们这些人又该如何避免成为人群中的平庸之辈呢?曾经的隐士们寻找同伴,选择了与鸥鸟为友,而我只能在贫瘠的田地上与孤鹤商议未来。蒲苇和芦草在白露的滋润下感慨自己的老去,榆树和柳树在西风的吹拂中怀念着昔日的游荡。新鲜的稻谷已经被登上了市场,鲈鱼和蟹肉变得廉价可取,但是我仍然期待着什么时候能够回到溪头,重新踏上归舟的旅程。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对时代和自身处境的思考和感慨。他思考了当时社会中人才的稀缺和自己在其中的位置,对于如何成为中流砥柱的人才以及如何避免沦为平庸之辈感到困惑。他将自己与曾经的隐士相比较,感叹自己无法寻找到合适的同伴,只能与孤鹤相伴。同时,他触景生情,回忆过去的游荡岁月,对于时光的流转和自己的老去感到惋惜。最后,他表达了对回归自然、追求真实与自由的渴望,期待着重新踏上归舟的旅程。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隐喻,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内心的情感。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作者自身与时代中的人才相对照,表达了对于人才稀缺和自身处境的疑虑和困惑。诗中的隐喻,如隐士寻找鸥鸟为伴、与孤鹤商议未来,以及对于自然景物的描绘,如蒲苇和芦草感慨老去、榆树和柳树怀念昔日的游荡,增添了诗词的意境和抒情色彩。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自由和真实生活的向往,期待着重新回到自然的怀抱。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
眼明双白鹭,身隐一黄牛。玉辔章台陌,可怜供百忧。
白羽青丝手自持,双鞬锦领步兵随。几番欲到伊吾北,笑杀曹儿行路迷。
鸣驺如电马如雷,知是婆娑醉尉回。常日锦囊犹有句,况从三十六峰来。
决胜无遗策,辞天便请缨。出身唯殉死,报国且能兵。受命麒麟殿,参谋骠骑营。短箫催别酒,斜日驻前旌。义勇千夫敌,风沙万里行。几年丹阙下,侯印锡书生。
江南雪里花如玉。风流越样新装束。恰恰缕金裳。浓熏百和香。分明篱菊艳。却作妆梅面。无处奈君何。一枝春更多。
折筍肥梅飣坐,涎蜗斗蚁上梁。雨工莫贾余勇,留乖稻花半黄。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