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罗季能上已羽池送客》

一雨洗红蔫,春深昼欲眠。
绿潭波滉漾,紫陌骑联翩。
禊事怀觞豆,官身苦槛圈。
只今王逸少,重见羽池边。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和罗季能上已羽池送客》是宋代诗人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场雨洗去了花朵的萎靡,
深春时节,白天已经昏昏欲睡。
绿色的潭水波光粼粼,一片宁静,
紫色的林荫道上,骑士们驰骋飞奔。
禊事中怀揣着觞豆的欢愉,
官场生涯困扰着我,像是被囚禁在栅栏之中。
如今,我重新来到了羽池边,
这里是王逸少的居所,再次重逢。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雨水洗净了花朵,春天的白天显得昏昏欲睡。绿色的潭水平静宁谧,紫色的林荫道上,骑士们翩翩起舞。在这样的环境下,主人公心怀着禊事的欢愉,但官场的压力使他感到束缚和困扰。然而,他在羽池边重新遇见了王逸少,给他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憧憬。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雨水洗净花朵、春天的白天昏昏欲睡等形象,展现了春天的宁静和悠闲。绿潭波光滟滟,紫陌骑士驰骋飞奔,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出了生活的多样性。诗中通过禊事和官场的对比,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困扰。然而,最后主人公在羽池边重新遇见王逸少,给予了他新的希望和力量。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抒发了主人公对于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意境和节奏感吸引读者,将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故相结合,展示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希望。

  • 《题舍壁》

    草没孔明庐,尘流倚相书。家居四立壁,出驾独辕车。穷达本无择,死生良自如。镜湖三百里,处处侣禽鱼。

  • 《赠崔孝子》

    洪洞山前震鼙鼓,东家被杀西家虏。崔郎逃兵山更深,手引诸儿背驮母。须臾兵急行恐迟,月昏霜滑山险巇。大儿牵衣小儿哭,心在护母宁恋儿。仓皇弃儿巅岩里,永割慈情知必死。明朝邻里忽抱还,全家相看尽惊喜。我知此事由衷情,不有神护安能生。儿今拜父孙拜母,一家团栾居乐土。

  • 《春日山村晚步》

    寂寂柴门草色新,深深云树鸟啼春。夕阳西下东流急,不见沙头唤渡人。

  • 《跋临川梁译居士孝德记二首》

    秪个当时发一心,通天通地总渠临。芝兰玉树今争秀,岂但一枝生桂林。

  • 《同梦得和思黯见赠来诗中先叙三人同宴之欢…兼吟鄙怀》

    醉伴腾腾白与刘,何朝何夕不同游。留连灯下明犹饮,断送尊前倒即休。催老莫嫌孙稚长,加年须喜鬓毛秋。教他伯道争存活,无子无孙亦白头。

  • 《宿紫阁山北村》

    晨游紫阁峰,暮宿山下村。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紫衣挟刀斧,草草十余人。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主人退后立,敛手反如宾。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