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吴叔永见寄韵》

眼空凡马绝全牛,肯念江萍万里浮。
一倡朱弦补骚雅,片言华衮续春秋。
礼罗自昔须温造,文馆而今欠薛收。
要任丘墟百年责,慎毋樽俎上南楼。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和吴叔永见寄韵》是宋代李曾伯的一首诗词。该诗以寄托情感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吴叔永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时代变迁和文化传承的忧虑。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眼中只剩下凡马,无法忘怀那千牛。
千里江水漂浮处,思念依然如昔长久。
用红弦弹奏高雅曲,继承华衮的传统文风。
礼乐自古温文造,如今文馆欠缺薛收。
任丘墟百年的责任,须慎重,不要将酒宴放在南楼上。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吴叔永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中以“眼空凡马绝全牛”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感叹岁月不再,曾经熟悉的景物已经消失。然而,作者并不忘记过去,仍然怀念那些已经离去的时光,表现出对友情的珍视和思念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文化传承和时代变迁的忧虑。通过“一倡朱弦补骚雅,片言华衮续春秋”这两句,作者表达了对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的希望。作者希望能以高雅的音乐和文风,延续华衮的传统,使文化在时光中得以传承。

然而,作者也不禁感慨时代变迁所带来的不同,以及对当下文化状况的担忧。作者提到“礼罗自昔须温造,文馆而今欠薛收”,暗示了礼乐制度和文化馆藏的衰落。作者认为应该重新审视和恢复这些传统,以保护和延续文化的精髓。

最后两句“要任丘墟百年责,慎毋樽俎上南楼”,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文化责任的呼唤。任丘墟是古代的文化中心,作者希望能够以百年的责任感,慎重对待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要将文化降低到酒宴和娱乐的层面。

整首诗词以寄托情感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文化传承的思考和忧虑。通过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当下的反思,作者表达了对人情世故和文化价值的关切,呼唤着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保护。

  • 《题政黄牛出山图》

    眼明双白鹭,身隐一黄牛。玉辔章台陌,可怜供百忧。

  • 《祀马将军竹枝辞》

    白羽青丝手自持,双鞬锦领步兵随。几番欲到伊吾北,笑杀曹儿行路迷。

  • 《庆充自黄山归,索其道中诗,书一绝问之》

    鸣驺如电马如雷,知是婆娑醉尉回。常日锦囊犹有句,况从三十六峰来。

  • 《送郑书记》

    决胜无遗策,辞天便请缨。出身唯殉死,报国且能兵。受命麒麟殿,参谋骠骑营。短箫催别酒,斜日驻前旌。义勇千夫敌,风沙万里行。几年丹阙下,侯印锡书生。

  • 《菩萨蛮(腊梅)》

    江南雪里花如玉。风流越样新装束。恰恰缕金裳。浓熏百和香。分明篱菊艳。却作妆梅面。无处奈君何。一枝春更多。

  • 《苦雨》

    折筍肥梅飣坐,涎蜗斗蚁上梁。雨工莫贾余勇,留乖稻花半黄。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