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柳桥头旧酒炉,几番舣棹劳篙夫。
恍疑风撤青帘去,敲尽荆扉闭不酤。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定花阻风五首》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绿柳桥头的旧酒炉和一位劳累的篙夫,表达了岁月的变迁和人事的无常。
译文:
绿柳桥头旧酒炉,
几番舣棹劳篙夫。
恍疑风撤青帘去,
敲尽荆扉闭不酤。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绿柳桥头的旧酒炉作为主题,通过描述劳累的篙夫的舣棹工作,描绘了一个寂静而凄凉的画面。
首句以绿柳桥头的旧酒炉为景,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更迭。酒炉是人们聚会欢饮的地方,然而现在已经成为过去的痕迹,只余下冷寂的炉灰,象征着逝去的时光和往事。
第二句描绘了一个劳累的篙夫,他经过几番的努力才能推动船只前行。篙夫的辛勤劳作和不懈的奋斗形成了与酒炉的对比。篙夫的形象象征着艰辛的劳动和生活的挣扎。
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动词的运用,描绘了时光的流转和变迁。"恍疑风撤青帘去"表达了时光的迅疾,犹如风吹动帘幕,将过去的景象一扫而空。"敲尽荆扉闭不酤"中的"敲尽"和"闭不酤"则表达了过去的门扉已经关闭,不再敞开迎接来访者,不再供应美酒。这里的"荆扉"可以理解为客人频繁光顾的意象,现在已经关闭,再也无法品味那曾经的美酒。
整首诗中,通过对旧酒炉和劳累的篙夫的描绘,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无常。它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凄凉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岁月的沧桑和生活的无常。
江左一世称名公,首出刘惔与王-濛。自高直以天自况,何止数仞言高墉。虚声一传实何在,但知景附而风从。我朝诸公门户阔,普纳万象如虚空。群才俱入大鑪鞴,铸人端如金在鎔。又如东君一布令,白者自白红自红。岩岩千载玉局老,少年径以吾道东。首干乐全次六一,二公自是燕许宗
回望湓城远,西风吹荻花。暮潮江势阔,秋雨雁行斜。多醉浑无梦,频愁欲到家。渐惊云树转,数点是晨鸦。
衡岳早来雨,湘江增绿波。小舟浮似屋,香草结为蓑。水定见鱼影,夜清闻櫂歌。悠悠百年梦,醒少醉时多。
杜宇啼时花正开。惨惨风林叫竹鸡,冥冥山路晓光微。尽在疏枝冷蕊中。一枝清峭临荒岸。
前岁嘉兴火,僧居化劫灰。四方持钵去,千里渡江来。心向王城讲,缘从海客回。水天闻唳鹤,不复有尘埃。
阿母瑶池宴穆王,九天仙乐送琼浆。漫矜八骏行如电,归到人间国已亡。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