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秋风叹四首》

军书督战急,县吏催租还。
力尽将何诉,浮云深九关。

作者介绍

吴潜(一一九五~一二六二)(生年据《许国公奏议》卷二《再论计亩纳钱》“臣年二十三,蒙先皇帝亲擢之恩”推定),字毅夫,号履斋,宁国(今属安徽)人。渊弟。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授镇东军节度签判,改广德军。召爲祕书省正字,迁校书郎。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通判嘉兴府(《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权发遣府事。五年,迁淮西总领(《宋史》卷四一《理宗本纪》一)。歷知建康府、隆兴府、太平州、庆元府、平江府、镇江府、临安府。以言官论列,请致仕。起爲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改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徙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淳祐十一年(一二五一)入爲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十二年罢(《理宗本纪》三)。宝祐四年(一二五六)再判庆元府,移判宁国府。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进封许国公(《理宗本纪》四)。景定元年(一二六○)以谏阻贾似道建储之议,谪建昌军,寻徙潮州。二年,责循州安置。三年卒于贬所(《理宗本纪》五)。有《许国公奏议》四卷。诗文集已佚,明末梅鼎祚收辑遗文编爲《履斋遗稿》四卷,但所辑面不广。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七,《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吴潜诗,第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履斋遗稿》及《两宋名贤小集·四明吟稿》爲底本,第二、三卷以《开庆四明续志》所收之《四明吟稿》二卷爲底本,散见他书之诗编爲第四卷。

作品评述

《秋风叹四首》是宋代诗人吴潜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秋风为背景,通过描述军书急急送达、县吏催逼租税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苦闷之情。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风叹四首》中文译文:
军书督战急,
县吏催租还。
力尽将何诉,
浮云深九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秋天的风景为背景,通过描写军书急急送达和县吏催逼租税的情景,抒发了诗人的忧愁之情。诗中的军书督战急揭示了时代的战乱和动荡,而县吏催租还则体现了社会的负担和压力。诗人面对这种境况,感到力量已经耗尽,无法再诉说自己的苦衷和辛酸。最后一句"浮云深九关"用意象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揭示了自己的心境如同漂浮的云彩无法逾越深沉的困境。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吴潜在困顿和压抑的时代氛围下的心灵沉郁。通过秋风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心情与自然景色相融合,形成了一种借景抒怀的手法,使诗词更具情感和意境。在这短短的四句诗中,诗人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传达出对社会困境和个人境遇的无奈叹息。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心声,体现了他对社会动荡和个人困境的痛感和无奈。这种抒发内心情感的方式,使得这首诗词具有普遍性,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同时,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诗人在情感表达中融入了自然的元素,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艺术性。

总之,《秋风叹四首》通过对战乱时期诗人内心苦闷和无奈之情的描绘,以及借景抒怀的手法,表达了他对社会动荡和个人困境的慨叹。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刻画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通过秋风的描绘,增添了诗词的意境和艺术性。

  • 《渊明故址》

    先生已归来,遗此折腰地。不见督邮人,祗闻解印事。径花虽就荒,台月还留醉。赋罢清流诗,西畴春已至。

  • 《送潘景仁之官岭外兼寄桂林从叔》

    夜衔舟尾昼联樯,齐发都门到楚乡。我欲尘埃投衮衮,君方湖海去茫茫。伤心客路逢寒食,回首家园但夕阳。想见步兵应访问,仲容无复竹林狂。

  • 《闻延平水沴》

    我是延平旧史君,忍闻水沴欲销魂。人言辛酉溪流涨,更减今年丈二痕。

  • 《杂咏一百首·漆室女》

    举国听桓子,呼天诔孔丘。可怜倚楹女,徒为鲁君忧。

  • 《中运使寄酒清明日到以诗谢之》

    芳樽到日恰清明,似与嘉辰默计程。拟助林园延胜赏,肯容桃李落繁英。老来官爵浑无味,閒里杯盘却有情。见说使车临岱麓,倘能相过共飞觥。

  • 《从同州刺史改授太子少傅分司》

    承华东署三分务,履道西池七过春。歌酒优游聊卒岁,园林萧洒可终身。留侯爵秩诚虚贵,疏受生涯未苦贫。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作闲人。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