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看蒋玉父有珍炙膏肓》

炷匀剧炎火,端躬如泰山。
医师工指授,竖子觉毛寒。
铁脊梁须壮,银河水不乾。
明知宁忍痛,绝欲信为难。

作者介绍

王迈(《永乐大典》引作王君实)(一一八四~一二四八),字实之,一作贯之,号臞轩,仙游(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调潭州观察推官,改浙西安抚司干官。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爲考试官,因显擿详定官不公被黜。调南外睦宗院教授,时真德秀知福州,力爲之助。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试馆职,次年,爲秘书省正字(《南宋馆阁续录》卷九),轮对直言,忤旨,出通判漳州。又因应诏言事,削秩免官。久之,復通判漳州。淳祐元年(一二四一)通判吉州,迁知邵武军。八年卒,年六十五(《后村大全集》卷一五二《臞轩王少卿墓志铭》)。有《臞轩集》二十卷(《续文献通考》),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等辑爲十六卷,其中诗五卷。《宋史》卷四二三有传。 王迈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看蒋玉父有珍炙膏肓》是宋代王迈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观察蒋玉父的珍贵炙膏,炷香散发烈火,他端躬如同泰山。医师娴熟地指点授课,竖子感觉毛发寒冷。他的脊梁像铁一样坚强,泪水像银河一样不停流淌。明知道疗伤将带来痛苦,但他不愿意相信,这是一项艰难的抉择。

诗意:这首诗词描绘了蒋玉父使用珍贵炙膏治疗疾病的情景。诗人通过形容炷香烈火和蒋玉父端躬如泰山的姿态,展示了他治病的决心和专注。他是一位娴熟的医师,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传授给竖子,但竖子仍感到病痛的寒冷。诗中提到的铁脊梁象征着蒋玉父坚韧不拔的品质,而银河般的泪水则表达了他内心的无尽悲伤与痛苦。尽管蒋玉父明白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带来痛苦,但他不愿意相信这一事实,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赏析:这首诗词通过对蒋玉父治疗疾病的描绘,展现了医者的职业精神和患者的痛苦。诗中使用的形象描写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炷香烈火和泰山的比喻形象有力地表达了蒋玉父治病的决心和坚定。同时,诗中的铁脊梁和银河的比喻形象也突出了他的坚韧和内心的无尽悲伤。最后,诗人通过描述蒋玉父明知道治疗会带来痛苦却选择坚持的情节,表达了医者对患者的无私奉献和对治愈的信念。整首诗通过真切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使读者更加感受到医者的责任和患者的痛苦,展现了王迈细腻的情感和对人性的思考。

  • 《香林》

    日月岩头古翠埋,绵云深隔洞门开。苍藤随石无根活,灵杞何年有种栽。气凝野烟疑麝过,暖熏山雨误蜂来。空亭谁领幽芬坐,云鹤同行损绿苔。

  • 《得祠》

    十年梦不到清都,云满寒蓑雪满颅。一片青山一黄犊,底须更着旧称呼。

  • 《春别曲》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

  • 《句》

    轩窗眼界开。

  • 《菩萨蛮》

    银城远枕清江曲。汀洲老尽蒹葭绿。君上木兰舟。妾愁双凤楼。角声何处发。月浸溪桥雪。独自倚阑看。风飘襟袖寒。

  • 《寄庾侍郎》

    一双华亭鹤,数片太湖石。巉巉苍玉峰,矫矫青云翮。是时岁云暮,淡薄烟景夕。庭霜封石棱,池雪印鹤迹。幽致竟谁别,闲静聊自适。怀哉庾顺之,好是今宵客。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