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师之情,期以百世。
言虽不多,意则独至。
识以岁月,越王之孙。
式时览观,用考大伦。
岳珂(一一八二~?),字肃之,号亦斋、东几,晚号倦翁,汤阴(今属河南)人,侨居江州(今江西九江)。飞孙,霖子。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以荫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曾预开禧北征之役。因预知北征之弊,于战败后召爲朝官,歷司农寺主簿、光禄丞、太官令。嘉定十年(一二一七),由大农丞权知嘉兴府。十二年,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丞、淮南东路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并多次摄知镇江府。理宗绍定六年(一二三三),因元夕诗爲门人韩正伦文致告讦,获罪罢官。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起爲湖广总领。三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四年,復起爲淮南江浙荆湖八路制置茶盐使、兼知太平州。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以言官劾横敛罢,居吴门。卒年六十余。珂好文学、喜书法,与刘过、辛弃疾等有交往。有《岳鄂王行实编年》二卷,《金佗粹编》二十八卷、续编三十卷,《桯史》十五卷、《愧郯录》十五卷等传世。《玉楮集》八卷,系自编嘉熙二年至四年之诗,取《列子》刻玉爲楮三年而成之意。另《棠湖诗稿》一卷,收《宫词》百首。又有《宝真斋法书贊》二十八卷,其中保存有不少文献。事迹散见本人有关着作、并附见《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 岳珂诗,《玉楮集》以明代珂十六世孙元声等收藏、周念祖等雠印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玉楮诗稿》(简称小集)、《宋诗抄·玉楮集抄》(简称诗抄);《棠湖诗稿》以汲古阁影宋抄本爲底本,校以清《拜经楼丛书》本(简称拜经楼本);《宝真斋法书贊》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丛书集成》排印本(简称聚珍版),辑录时删落部分过于接近骈文之作。合编爲十九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苏文忠归颍帖赞》是宋代岳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事师之情,期以百世。
言虽不多,意则独至。
识以岁月,越王之孙。
式时览观,用考大伦。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苏文忠归来颍水的赞美和敬意。作者将苏文忠视为自己的老师和导师,对他的忠诚和感激之情油然而生。虽然言辞不多,但意义却十分深远。通过岁月的洗礼,作者认为苏文忠具有越王的智慧和品质,同时也将其作为学习的榜样。作者赞赏苏文忠以他的学识和品德指导自己的行为,使自己能够按照伟大的道德准则行事。
赏析:
这首诗词简洁明快,寥寥数语中蕴含着深刻的意义。作者首先表达了对苏文忠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将其视为事业的引路人,并希望这种师生之情可以传承百世。虽然词句简短,但却道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通过岁月的积累,作者将苏文忠与越王比较,以突显他的学识和智慧。最后,作者提到自己会按照苏文忠的教诲观察和思考,遵循伦理道德的准则。
整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苏文忠的崇敬和追求,以及对伟大道德准则的尊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表达,诗词传递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思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师长恩情和学术道德的重视。这首诗词也鼓励人们在学习和行为中遵循正确的道德准则,以达到更高的境界。
向来不识中团寺,一自移家得屡过。纵使山僧真厌客,淡然相对有维摩。
汉苑残花别,吴江盛夏来。惟看万树谷,不见一枝开。水色饶湘浦,滩声怯建溪。泪流回月上,可得更猿啼。
,尝令湖城,晚得儿子古桂,因为赋此添盆瓣喜万家传。满意掷金钱。仙果休嗔生晚,灵椿最得春偏。隆颅犀角,丹砂一指,玉润松坚。看取翰林枝叶,却如东海当年。
风摇北斗柄欲折,雨溢天河浪正生。一盏昏灯北窗下,腐儒未辍读书声。
江南冬十二月,溪上梅三两花。载取小舟香影,月明自棹回家。
雪睛风劲晚来冰,楼上奇寒病骨惊。雀啄空檐银笋堕,鸦翻高树玉尘倾。青帘闪闪千家静,黄帽亭亭一水横。坐久天容却温丽,一弯新月对长庚。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