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林忱祷极焦劳,奉诏宽刑辍省曹。
玉食不怡先损己,璇穹何忍尚屯膏。
运河今乃通车辙,眢井谁能举桔槔。
饱食太他心自愧,封章不隔九天高。
程公许(一一八二~?),字季与,一字希颖,人称沧洲先生(《耻堂存稿》卷五《沧洲先生奏议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寄籍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西北)。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进士。歷华阳尉,绵州教授,知崇宁县,通判简州、施州。理宗端平初,授大理司直,迁太常博士。嘉熙元年(一二三七),迁秘书丞兼考功郎官,二年,因言事劾去。三年,以着作佐郎召,兼权尚书左郎官,累迁将作少监,兼国史馆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迁祕书少监,兼直学士院,拜太常少卿(《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出知袁州。以杜范荐,召拜宗正少卿,爲权倖所格,退处二年。擢起居郎兼直学士院,累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郑清之再相,屏居湖州四年。十一年,起知婺州(本集卷一三《宝庆府改建设厅记》),官终权刑部尚书,卒年七十余。有《尘缶文集》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沧洲尘缶编》十四卷,其中诗十一卷。《宋史》卷四一五有传。 程公许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二卷。
《夏早奉诏余杭疏决归上封事》是宋代程公许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夏天清晨,我奉命前去余杭地区,检查并处理封建时期的不合理政策。我心怀忧虑、殷切祈祷,焦虑不安,因为这项任务十分辛劳。
奉命之后,我宽恕了一些过于严苛的刑法,停止了一些冗长的办事程序。即使我享受美味的饮食,但内心并不快乐,因为我先关注自己的损失。至于天上的仙人居住的宫殿,为何还需要满身油脂呢?
如今,运河已经开凿,车辙通行,使交通更加便利。但那些深井中的谁能理解桔槔的滋味呢?
我虽然吃得饱饱的,但对自己的心有愧疚,因为我写的奏章还没有达到高耸入云的九天之高度。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封建社会的不合理现象的反思。程公许在诗中揭示了他奉命处理封建时期政策的艰辛和焦虑,同时展示了他对于改革的努力和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通过对具体细节的描述,如宽恕刑法、停止冗长程序、开凿运河等,诗人表达了他对于社会改革的期望和对封建制度的批判。诗词中融入了对于个人修养和责任的思考,以及对于权力和道德的关注,展示了程公许作为一位官员的独特人格和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四阿有严,神既戾止。佃物虽们,洁诚惟已。有来振振,相我熙事。载酌陶匏,以成毖祀。
长亭晚送,都似绿窗前日梦。小字还家,恰应红灯昨夜花。良时易过,半镜流年春欲破。往事难忘,一枕高楼到夕阳。
麦生宜配卧沙羊,鹅炙仍便碧酒香。陡觉今年好冬节,朝来红日为谁长。
金明驰道柳参天,投老重来听管弦。饱食太官还惜日,夕阳临水意茫然。
晚节闻君道趣深,结茅栽树近东林。禅师几度曾摩顶,高士何年更发心。北渚三更闻过雁,西城万木动寒砧。不见支公与玄度,相思拥膝坐长吟。
陕郡衙中寺,亭临翠霭閒。数声离岸舻,几点别州山。野客犹思住,江鸥亦忘还。隔墙歌舞地,喧静不相关。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