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霁凭栏物色佳,鬅鬙叠嶂敛烟霾。
羁愁要著谁陶写,且把昏眵为一揩。
程公许(一一八二~?),字季与,一字希颖,人称沧洲先生(《耻堂存稿》卷五《沧洲先生奏议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寄籍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西北)。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进士。歷华阳尉,绵州教授,知崇宁县,通判简州、施州。理宗端平初,授大理司直,迁太常博士。嘉熙元年(一二三七),迁秘书丞兼考功郎官,二年,因言事劾去。三年,以着作佐郎召,兼权尚书左郎官,累迁将作少监,兼国史馆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迁祕书少监,兼直学士院,拜太常少卿(《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出知袁州。以杜范荐,召拜宗正少卿,爲权倖所格,退处二年。擢起居郎兼直学士院,累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郑清之再相,屏居湖州四年。十一年,起知婺州(本集卷一三《宝庆府改建设厅记》),官终权刑部尚书,卒年七十余。有《尘缶文集》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沧洲尘缶编》十四卷,其中诗十一卷。《宋史》卷四一五有传。 程公许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二卷。
《又雨霁登楼》是宋代程公许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雨过天晴再登楼,
眺望间景色宜人。
山峦叠嶂隐烟霾,
凭栏思绪牵挂多。
心中忧愁追寻归处,
只愿抹去昏暗眼中泪痕。
诗意:
《又雨霁登楼》描绘了雨后天空放晴,诗人再次登上楼台,俯瞰远处景色。山峦重叠,烟霾渐散,给人以宜人的感受。诗人凭栏远眺,思绪万千,心中充满了牵挂和忧愁。他想找到宣泄情感的出口,希望能够抹去眼中的泪痕。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绪。雨过天晴的景象给人带来了一种明朗、清新的感觉。山峦叠嶂、烟霾缭绕的描绘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变幻。凭栏远眺之际,诗人的内心被各种牵挂和忧愁所占据,他渴望找到宣泄情感的方式,希望能够抹去眼中的泪痕,表达了对内心情感的追寻和宣泄的渴望。
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线,通过景色的变化和诗人的情感交融,展现了内心的矛盾和追求。这种情感的抒发和追寻使诗词具有共鸣力,引发读者对自然与人情的思考。同时,诗词运用了音韵的韵律和对仗的技巧,增添了诗意的层次和美感。
南游何所为,一箧又空归。守道安清世,无心换白衣。深林蝉噪暮,绝顶客来稀。早晚重相见,论诗更及微。
河阳花作县。秋浦玉为人。地逐名贤好。风随惠化春。水从天汉落。山逼画屏新。应念金门客。投沙吊楚臣。
杨柳池边独倚阑,清明时节雨生寒。春风不是我憔悴,今岁莺花自懒看。
李生画鱼天下无,得心应手神为徒。虚堂素壁扫尘土,远趣一笔移江湖。青鱼洋洋翻荇带,鳜鱼猎猎穿蒲稗。醉来屡俗呼霜刀,为我樽前斫新鱠。
宣呼昼入蕊珠宫,玉女窗扉薄雾笼。待得华胥春梦觉,半竿斜日下厢风。
阴森百亩林,所向无不好。俗客岂曾来,幽处通蓬岛。一色尽琅玕,坚润真可宝。天风时脱叶,满径堆残槁。适然宾客至,课奴先痛扫。要使吾心净,置之勿复道。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