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仙何处来,文焰贯东壁。
八十五春秋,骨健神气溢。
权衡有定度,蓍蔡无遗策。
若非安其生,定是李八百。
坚苦海津梁,寿斯文命脉。
后皇大所畀,陶治妙无迹。
故山岂不思,老屋子须柱石。
程公许(一一八二~?),字季与,一字希颖,人称沧洲先生(《耻堂存稿》卷五《沧洲先生奏议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寄籍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西北)。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进士。歷华阳尉,绵州教授,知崇宁县,通判简州、施州。理宗端平初,授大理司直,迁太常博士。嘉熙元年(一二三七),迁秘书丞兼考功郎官,二年,因言事劾去。三年,以着作佐郎召,兼权尚书左郎官,累迁将作少监,兼国史馆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迁祕书少监,兼直学士院,拜太常少卿(《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出知袁州。以杜范荐,召拜宗正少卿,爲权倖所格,退处二年。擢起居郎兼直学士院,累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郑清之再相,屏居湖州四年。十一年,起知婺州(本集卷一三《宝庆府改建设厅记》),官终权刑部尚书,卒年七十余。有《尘缶文集》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沧洲尘缶编》十四卷,其中诗十一卷。《宋史》卷四一五有传。 程公许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二卷。
《寿乔平章三首》是宋代程公许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老仙寿乔平章为题材,表达了对他高寿、健康和智慧的赞美。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老仙何处来,
文焰贯东壁。
八十五春秋,
骨健神气溢。
权衡有定度,
蓍蔡无遗策。
若非安其生,
定是李八百。
坚苦海津梁,
寿斯文命脉。
后皇大所畀,
陶治妙无迹。
故山岂不思,
老屋子须柱石。
诗意:
这首诗词以老仙寿乔平章为对象,讴歌了他的长寿、健康和智慧。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寿乔平章长寿和智慧的钦佩和羡慕之情。诗中描述了他长寿的原因、他在权衡方面的才能以及他对蓍蔡卜筮术的精通。通过对老仙的赞美,诗人也暗示了自己对长寿和智慧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对寿乔平章的敬佩之情。诗人通过简洁有力的词句,展现了寿乔平章高龄的壮丽景象。诗中的"文焰贯东壁"形象地描绘了老仙的气质高雅和才华出众。"八十五春秋,骨健神气溢"表达了他在年迈之际依然身心健康,精神焕发的状态。
诗人进一步赞美了寿乔平章在权衡和卜筮方面的卓越才能,将其与传说中的李时中相提并论。"权衡有定度,蓍蔡无遗策"表明了他在权衡事物上有着准确的度量和决断能力,同时在卜筮方面也无所不知。
诗的最后两句"坚苦海津梁,寿斯文命脉。后皇大所畀,陶治妙无迹"表达了老仙的高尚品质和对国家的贡献。他坚守在海津梁,为国家默默奉献,并通过陶瓷制作等手艺为社会带来了美的享受。
最后两句"故山岂不思,老屋子须柱石"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老仙长寿之道的敬仰。老仙就像是故乡的柱石,是人们向往的长寿智者。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赞美了寿乔平章的高寿、健康和智慧。通过对老仙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长寿和智慧的向往,并展示了对老仙高尚品质和对国家的贡献的敬佩之情。
群公爱我邀我居,平生文举情岂疏。钩陈玄武在北极,上帝之府森图书。赵韩魏降显德尾,司马蝉嫣世良史。其人不见其言在,青草生原岁阳止。吾君好学由生知,成汤得尹方有为。应合它年尹躬学,书成泣像麒麟阁。
去国二千里,离家五十程。炎歊无计避,忧患以身更。误矣骖鸾句,伤哉舐犊情。何时拂衣去,藜藿保余生。
北陌争迎丞相车,南郡新分刺史符。弩矢纷纷夹道趋,旌旗猎猎照通衢。一时冠盖事奔走,车马不许停斯须。贤愚贵贱俱物役,始觉名利真区区。我亦年来忝簪绂,苛礼羁人日湮汨。往来叨沐主人恩,陶母不恪千金发。平明联辔逐西风,归路三更踏明月。解貂野店贳浊酒,醉罢高谭偃溟渤。
英英屈大夫,遗骨沦湘湄。楚人念何深,叫空冤水妃。虽无些词招,雇有饶鼓悲。忆昨上已日,纵观金明池。突殿隐负鳌,长桥低卧蜺。诸公贵人来,珠幢绀幰随。两军各气焰,万楫生乐队辉。龟鱼戢影避,虎龙挟翼飞。想当大军后,益觉游子稀。况我中兴君,高拱绝宴嬉。羁人老淮楚,古
春江波面浑,春岸卢芽嫩。不见木兰舟,羞带骈枝杏。轻绡_泪痕,急雨冲花阵。暗祷紫姑神,觅个巴陵信。
青鸾海上传芳信。蓝田路入仙境。万卷书传,六奇计运,冰玉炯然清润。帷褰凤锦。□镜启鸾台,烟横鸳枕。一笑相迎,一双两好恰厮称。风流人在仙隐。更一县、陶柳春近。梦想金桃,宴分玉果,指日送尝汤饼。枌榆接畛。管此去亲盟,镇长交聘。自古朱陈,一村惟两姓。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