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杉深处着僧庐,中有照陵飞帛书。
想象承平心似醉,小亭竚立看跳珠。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召爲国子正,次年改武学博士。开禧元年(一二○五),召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次年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丁父忧,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擢潼川路提点刑狱,歷知遂宁、泸州、潼川府。十五年,召爲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因言事以首倡异论、朋邪谤国黜靖州居住。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起爲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謚文靖。遗稿由其子近思、近愚刊行,传世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事见本集卷首宋淳祐九年吴渊序、清缪荃孙《魏文靖公年谱》,《宋史》卷四三七有传。 魏了翁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开庆元年刻本爲底本(此本有残缺,据目录,卷首即夺《游古白鹤山》、《和薛秘书绂闻鸦韵》、《和虞永康刚简沧江鹤再诞雏》三诗,但实爲传世诸本之祖)。校以明嘉靖吴凤高翀刻本(简称吴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万杉寺》是宋代诗人魏了翁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位于万杉深处的僧庐,其中保存着一本飞帛书。作者以承平时期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述自己陶醉于宁静的心境和观赏跳动水珠的情景,表达了对和平时光的向往和渴望。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万杉深处的僧庐,
中有照陵飞帛书。
想象承平心似醉,
小亭竚立看跳珠。
这首诗词的诗意非常丰富。首先,作者以万杉寺为背景,将读者带入一个幽静的环境。万杉寺被厚密的松柏树所围绕,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其次,诗中提到了一本飞帛书,这是一种象征。帛书是用丝绸制成的书籍,而它的“飞”则暗示着它的稀有和珍贵。这本书可能是一部佛经,也可能是一本珍贵的古籍。它在僧庐中照耀着光芒,昭示着智慧和文化的传承。
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作者想象着和平的时光,使他的心境仿佛陶醉其中。这里所谓的“承平”是指社会的安宁与稳定,而作者渴望这种心灵的平静和宁谧。
最后两句描绘了作者在小亭中静静观赏跳动的水珠。这种景象给人一种轻盈、活泼的感觉,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愉悦。通过观赏水珠的跳动,作者仿佛在欣赏生命的美妙瞬间,感受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
总的来说,《万杉寺》这首诗词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作者内心感受的抒发,表达了对和平、宁静时光的向往以及对生命美好瞬间的珍视。这种温婉、恬静的诗意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人生的深切思考和内心的宁静。
何处行商因问路,歇肩听说田家苦。今年麦熟胜去年,贱价还人如粪土。五月将次尽,早秧都未移。雨师懒病藏不出,家家灼火钻乌龟。前朝夏至还上庙,着衫奠酒乞杯珓。许我曾为五日期,待得秋成敢忘报。阴阳水旱由天工,忧雨忧风愁杀侬。农商苦乐元不同,淮南不熟贩江东。
知君汉阳住,烟树远重重。归使雨中发,寄书灯下封。同时买江坞,今日别云松。欲问新移处,青萝最北峰。
李君禅味诗情里,解作黄金不润身。目断白衣檐酒阒,何妨聊破一垆春。
双林示灭诳何人,无际真空净法身。活向春风裹埋了,万年千载不成尘。
羽檄中原满,萍流四海间。少时过桂岭,壮岁出榆关。奇祸心如折,羁愁鬓已斑。楚累千万亿,知有几人还。
病鹤尚能孤唳,冻萤相守残编。世间有豁达老,天上无愚戆仙。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