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更瑟不曾调,百载张弓未肯弨。
随事提撕民受赐,宁论外服与王朝。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召爲国子正,次年改武学博士。开禧元年(一二○五),召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次年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丁父忧,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擢潼川路提点刑狱,歷知遂宁、泸州、潼川府。十五年,召爲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因言事以首倡异论、朋邪谤国黜靖州居住。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起爲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謚文靖。遗稿由其子近思、近愚刊行,传世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事见本集卷首宋淳祐九年吴渊序、清缪荃孙《魏文靖公年谱》,《宋史》卷四三七有传。 魏了翁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开庆元年刻本爲底本(此本有残缺,据目录,卷首即夺《游古白鹤山》、《和薛秘书绂闻鸦韵》、《和虞永康刚简沧江鹤再诞雏》三诗,但实爲传世诸本之祖)。校以明嘉靖吴凤高翀刻本(简称吴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沪帅曹太博生日四首》
译文:
十年过去,我从未改变过风采,
百年来,我从未拉开过弓弦。
随着时事的更迭,我辛勤地侍奉国家,
岂会去考虑外邦的服从与朝廷的威严。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魏了翁所作的《沪帅曹太博生日四首》。诗人以曹太博的生日为题材,借此反映了自己作为一位忠臣的坚定态度和对国家的忠诚。诗中表达了诗人的忠诚之心,他在十年的岁月中从未改变过自己的风采,百年来也从未拉开过弓弦,暗示自己始终为国家保家卫国而战。诗人表示,他将随着时代的变迁,尽心尽力地履行自己作为一名臣子的责任,不会去考虑服从外国势力或迎合朝廷权势的行为。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忠诚和国家的承诺,展现了忠臣的坚定与自豪。诗中的"十年更瑟不曾调"和"百载张弓未肯弨",以强烈的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在坚守岗位上的恒心和毫不动摇的信念。诗人通过"随事提撕民受赐,宁论外服与王朝"的表述,表明他对国家利益的关心远超过个人的私利,不会屈服于外邦势力或权力斗争。这种坚定的忠诚精神令人钦佩,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稳定的期望。
这首诗通过简短的文字,表达出了忠诚、坚定和信仰的主题,展现了忠臣的崇高情怀。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和诱惑时,应当保持忠诚和正义的立场,始终为国家和社会的利益着想。同时,诗中所蕴含的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怀和责任感也引发人们对忠诚、奉献和爱国情怀的思考。
何处行商因问路,歇肩听说田家苦。今年麦熟胜去年,贱价还人如粪土。五月将次尽,早秧都未移。雨师懒病藏不出,家家灼火钻乌龟。前朝夏至还上庙,着衫奠酒乞杯珓。许我曾为五日期,待得秋成敢忘报。阴阳水旱由天工,忧雨忧风愁杀侬。农商苦乐元不同,淮南不熟贩江东。
知君汉阳住,烟树远重重。归使雨中发,寄书灯下封。同时买江坞,今日别云松。欲问新移处,青萝最北峰。
李君禅味诗情里,解作黄金不润身。目断白衣檐酒阒,何妨聊破一垆春。
双林示灭诳何人,无际真空净法身。活向春风裹埋了,万年千载不成尘。
羽檄中原满,萍流四海间。少时过桂岭,壮岁出榆关。奇祸心如折,羁愁鬓已斑。楚累千万亿,知有几人还。
病鹤尚能孤唳,冻萤相守残编。世间有豁达老,天上无愚戆仙。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