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都方枕奠,方镇尚根盘。
不得裴中立,谁承田季安。
威棱行阃外,声绩在朝端。
犹使江阳隶,闻风亦胆寒。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召爲国子正,次年改武学博士。开禧元年(一二○五),召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次年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丁父忧,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擢潼川路提点刑狱,歷知遂宁、泸州、潼川府。十五年,召爲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因言事以首倡异论、朋邪谤国黜靖州居住。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起爲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謚文靖。遗稿由其子近思、近愚刊行,传世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事见本集卷首宋淳祐九年吴渊序、清缪荃孙《魏文靖公年谱》,《宋史》卷四三七有传。 魏了翁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开庆元年刻本爲底本(此本有残缺,据目录,卷首即夺《游古白鹤山》、《和薛秘书绂闻鸦韵》、《和虞永康刚简沧江鹤再诞雏》三诗,但实爲传世诸本之祖)。校以明嘉靖吴凤高翀刻本(简称吴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杨修撰挽诗》是宋代文学家魏了翁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借用了杨修的名字,通过挽词的形式表达了对杨修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东都方枕奠,方镇尚根盘。
不得裴中立,谁承田季安。
威棱行阃外,声绩在朝端。
犹使江阳隶,闻风亦胆寒。
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将人物和景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杨修的景仰之情。下面是对诗词的赏析:
这首诗词以杨修的名字作为题材,通过对他的怀念和敬重,表达了作者对杨修的景仰之情。首两句“东都方枕奠,方镇尚根盘。”描绘了杨修在东都(指长安)安详地长眠,他的影响力依然在长安城内外存在。“方镇尚根盘”暗示着他作为一方官员的重要地位和功绩。
接下来的两句“不得裴中立,谁承田季安。”表达了作者对杨修早逝的悲伤之情。裴中立是指裴度,田季安是指田澄,两人都是杨修的好友和同事。诗词中的“不得”表达了作者对于杨修早逝的遗憾和无奈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杨修的才华和影响力将无人可及。
接下来的两句“威棱行阃外,声绩在朝端。”描绘了杨修在朝廷中的威望和声誉。“威棱行阃外”意指杨修的声望和影响力不仅局限于朝廷内部,也超越了朝廷的边界。“声绩在朝端”则强调了杨修在朝廷中的杰出表现和卓越成就。
最后两句“犹使江阳隶,闻风亦胆寒。”表达了杨修的威信和声望即使传到了江阳(指地方),也能够令人敬畏。“江阳隶”指江阳地方官吏,这里意味着他们即使听到杨修的名字,也会感到胆战心惊。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杨修的怀念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景仰之情。诗词运用了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将杨修的形象与他的声望和功绩相融合,展示了杨修在当时社会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同时,诗词中的悲伤和无奈也突显了杨修早逝的遗憾和可惜之处。
秋鏁烟岚日未曦,道情欲话老僧期。旋烹茶竃心先喜,摇撼松风睡思迟。鹤唳九霄堪入画,云平三界化无私。真宗象教非虚说,对境成空是我师。
巡檐修竹晚风敲,古寺僧归月下桡。童子闭门无一事,只须清坐过中宵。
南游何所为,一箧又空归。守道安清世,无心换白衣。深溪猿共暮,绝顶客来稀。早晚还相见,论诗更及微。
携筇信步,郊外闲游。路傍忽见骷髅。眼里填泥,口内长出臭莸。潇洒不肯重说,更难为、再骋风流。想在日,劝他家学道,不肯回头。耻向街前求乞,到如今,显现白骨无羞。若悟生居火院,死堕阴囚。决裂心灰慷慨,舍家缘、物外真修。神光灿,得祥云衬步,直赴瀛洲。
晓发别修门,湖山雾气昏。百年培正脉,今日罪忠言。列节关宗社,生还赖圣恩。部天天不语,顾及见亲存。
暮云收尽,霁霞明、高拥一轮寒玉。帘影横斜房户静,小立啼红蔌蔌。素鲤频传,蕉心微展,双蕊明红烛。开门疑是,故人敲撼窗竹。长记那里西楼,小寒窗静,尽掩风筝鸣屋。泪眼灯光情未尽,尽觉语长更促。短短霞杯,温温罗帕,妙语书裙幅。五湖何日,小舟同泛春绿。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