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游临丞挽诗》

冰至人犹玩,波颓力不支。
摇摇路旁梗,炯炯日中葵。
学道长身健,忧时两鬓丝。
竟摇天老眼,畀以宁馨儿。

作者介绍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召爲国子正,次年改武学博士。开禧元年(一二○五),召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次年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丁父忧,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擢潼川路提点刑狱,歷知遂宁、泸州、潼川府。十五年,召爲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因言事以首倡异论、朋邪谤国黜靖州居住。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起爲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謚文靖。遗稿由其子近思、近愚刊行,传世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事见本集卷首宋淳祐九年吴渊序、清缪荃孙《魏文靖公年谱》,《宋史》卷四三七有传。 魏了翁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开庆元年刻本爲底本(此本有残缺,据目录,卷首即夺《游古白鹤山》、《和薛秘书绂闻鸦韵》、《和虞永康刚简沧江鹤再诞雏》三诗,但实爲传世诸本之祖)。校以明嘉靖吴凤高翀刻本(简称吴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游临丞挽诗》是宋代魏了翁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的思考,以及对友谊和情感的珍视。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冰至人犹玩,
波颓力不支。
摇摇路旁梗,
炯炯日中葵。
学道长身健,
忧时两鬓丝。
竟摇天老眼,
畀以宁馨儿。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诗词以冰与波的对比,描绘了时间的流转和人生的短暂。冰是冷酷、坚硬的象征,而波则代表变幻和消逝。人们对于时间的感受就像是玩弄冰块一样,即使时间无情地流逝,我们仍然享受其中。

其次,诗词以摇摇欲坠的路旁梗和炯炯有神的日中葵,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象,表达了生命的顽强和生机。路旁的梗摇摇欲坠,但仍然坚持不倒,展现了生命的坚韧和勇气。而日中的葵花则灿烂而明亮,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光明。

其次,诗词提到“学道长身健,忧时两鬓丝”,探讨了学习和思考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及生活中的忧愁和烦恼对于人体的影响。学道可以使人心智健全,身体强健,但忧愁和烦恼却会使人的头发变白,皱纹增加,暗示了生活的压力和困扰。

最后,诗词以“竟摇天老眼,畀以宁馨儿”作结,表达了对友谊和情感的珍视。天老眼是指上天的眼睛,摇动着注视着世间的一切。诗中的“宁馨儿”则可能指作者的亲友或挚爱。通过这样的描写,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情感的深深思念和眷恋。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的描绘,充满了哲思和感慨。作者通过这些意象和比喻,传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以及对友谊和情感的珍视。整首诗词用简练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索,给人以启迪和共鸣。

  • 《缘识》

    秋鏁烟岚日未曦,道情欲话老僧期。旋烹茶竃心先喜,摇撼松风睡思迟。鹤唳九霄堪入画,云平三界化无私。真宗象教非虚说,对境成空是我师。

  • 《渔村杂诗十首再和前韵》

    巡檐修竹晚风敲,古寺僧归月下桡。童子闭门无一事,只须清坐过中宵。

  • 《送苏处士归西山》

    南游何所为,一箧又空归。守道安清世,无心换白衣。深溪猿共暮,绝顶客来稀。早晚还相见,论诗更及微。

  • 《满庭芳 叹骷髅》

    携筇信步,郊外闲游。路傍忽见骷髅。眼里填泥,口内长出臭莸。潇洒不肯重说,更难为、再骋风流。想在日,劝他家学道,不肯回头。耻向街前求乞,到如今,显现白骨无羞。若悟生居火院,死堕阴囚。决裂心灰慷慨,舍家缘、物外真修。神光灿,得祥云衬步,直赴瀛洲。

  • 《别修门》

    晓发别修门,湖山雾气昏。百年培正脉,今日罪忠言。列节关宗社,生还赖圣恩。部天天不语,顾及见亲存。

  • 《念奴娇(赠希文宠姬)》

    暮云收尽,霁霞明、高拥一轮寒玉。帘影横斜房户静,小立啼红蔌蔌。素鲤频传,蕉心微展,双蕊明红烛。开门疑是,故人敲撼窗竹。长记那里西楼,小寒窗静,尽掩风筝鸣屋。泪眼灯光情未尽,尽觉语长更促。短短霞杯,温温罗帕,妙语书裙幅。五湖何日,小舟同泛春绿。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