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张运判□□之母吕宜人挽诗》

严霜六月降,老干四时春。
事阅三朝旧,年开九秩新。
母孙相与命,辈行独斯人。
蹇我幽忧久,伤心倍等伦。

作者介绍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召爲国子正,次年改武学博士。开禧元年(一二○五),召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次年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丁父忧,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擢潼川路提点刑狱,歷知遂宁、泸州、潼川府。十五年,召爲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因言事以首倡异论、朋邪谤国黜靖州居住。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起爲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謚文靖。遗稿由其子近思、近愚刊行,传世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事见本集卷首宋淳祐九年吴渊序、清缪荃孙《魏文靖公年谱》,《宋史》卷四三七有传。 魏了翁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开庆元年刻本爲底本(此本有残缺,据目录,卷首即夺《游古白鹤山》、《和薛秘书绂闻鸦韵》、《和虞永康刚简沧江鹤再诞雏》三诗,但实爲传世诸本之祖)。校以明嘉靖吴凤高翀刻本(简称吴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赐冠帔杨氏挽诗》是宋代魏了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严霜六月降,
老干四时春。
事阅三朝旧,
年开九秩新。
母孙相与命,
辈行独斯人。
蹇我幽忧久,
伤心倍等伦。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家族中的长者,他在严寒的六月里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他回顾了自己经历的三个朝代,见证了岁月的更替,然而他自己已经迈入了九十九岁高龄的新阶段。他和母亲以及孙子共同承担了家族的使命,而他是辈中独一无二的人物。尽管他饱受困顿和忧伤,但他的心情仍然倍受痛苦的折磨。

赏析:
《赐冠帔杨氏挽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生命和时光流转的思考。诗中的严霜六月降与老干四时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传达了作者对岁月变迁的感慨和对生命力的颂扬。同时,通过事阅三朝旧和年开九秩新的描绘,表达了长者对历史和时间的感知,以及对自己长寿的庆贺。

诗中提到的母孙相与命和辈行独斯人,突出了长者在家族中的特殊地位和责任。尽管作者蹇我幽忧久,伤心倍等伦,但他的忧伤中蕴含着对家族和人生的珍视,以及对家族传承的担忧。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长者内心的复杂情感,让读者感受到岁月流转中的人生沧桑和情感的深邃。

该诗词通过对时间、生命和家族的思考,抒发了作者对岁月流转和生命意义的感慨。它以简练的文字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诗人对生命中困顿、忧伤和坚守的领悟,使人们在阅读中产生共鸣,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存在意义。

  • 《次韵秋日遣兴》

    西风暑退喜清秋,倦客漂流沧海头。用舍行藏知有命,山林钟鼎岂能谋。汗青漫志三馀乐,养素宁忘一溉收。鹏鷃}逍遥天壤内,何劳八极赋神游。

  • 《十虫吟》

    虫有卖油公,什伍处阴湿。长脚如蠨蛸,爱莫能助细走不及。儿童反接之,邀其吐微汗。所挟虽不多,坐此遭攟拾。

  • 《清平乐》

    赵家燕燕。宜在昭阳殿。春入馆娃深宫宴。秀色从来未见。浅颦轻笑都宜。临风好是腰肢。今夜松江归路,月明愁满清辉。

  • 《句》

    鹦鹉能言争似凤。

  • 《孟少保会师握拳缺指相请赞》

    为人手段十分粗,拳下搜寻一个无。咄这村僧难凑泊,释迦弥勒是他奴。

  • 《与孟东野》

    寒衣草木皮,饥饭葵藿根。不为孟夫子,岂识市井门。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