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端正月,皎亮直瑶京。
客问心之体,无言对太清。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召爲国子正,次年改武学博士。开禧元年(一二○五),召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次年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丁父忧,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擢潼川路提点刑狱,歷知遂宁、泸州、潼川府。十五年,召爲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因言事以首倡异论、朋邪谤国黜靖州居住。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起爲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謚文靖。遗稿由其子近思、近愚刊行,传世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事见本集卷首宋淳祐九年吴渊序、清缪荃孙《魏文靖公年谱》,《宋史》卷四三七有传。 魏了翁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开庆元年刻本爲底本(此本有残缺,据目录,卷首即夺《游古白鹤山》、《和薛秘书绂闻鸦韵》、《和虞永康刚简沧江鹤再诞雏》三诗,但实爲传世诸本之祖)。校以明嘉靖吴凤高翀刻本(简称吴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次韵德先步月答所问语》是宋代魏了翁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三更时分,举目望见正直皎亮的明月挂在瑶京上。有位客人询问心灵的本质,而我却无言以对,因为我的内心是那样的清澈纯净。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夜晚的明月,以及对心灵内在的思考,表达了一种无言以对的境地。诗人在客人的询问下,无法用言语表达出心灵的本质,只能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美景来展示内心的纯净和清澈。
赏析:
《次韵德先步月答所问语》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夜晚的明月景象,给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觉。诗中的“三更”指的是午夜时分,表示夜深人静的时刻。明月高悬在瑶京之上,瑶京象征着神话中的仙境,给人一种超然世俗的感觉。客人的提问引出了心灵的探索,而诗人却无法用言语回答,表明心灵的本质是无法用言辞来描述的。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深邃与纯净。明月作为诗人内心的投影,象征着纯粹和清澈,与诗人的内心状态相呼应。整首诗词以简约的文字表达了诗人无法言说的心灵境界,通过这种含蓄的方式,引发读者对心灵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总之,《次韵德先步月答所问语》通过对明月景象和心灵探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纯净和无言的境地,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旭日高槐啼欲断,午风深竹弄还长。莫言绝域如天外,犹有莺声似省廊。
急雨颠风花信早。枝枝叶叶春俱到。何待小桃方悟道。休迷倒。出门无限青青草。根不覆藏尘亦扫。见精明树唯心造。试借疑情看白皂。回头讨。灵云笑杀玄沙老。
飒沓睢阳涘,浮游汉水隈。钱飞出井见,鹤引入琴哀。李陵赋诗罢,王乔曳舄来。何当归太液,翱集动成雷。
侠客重恩光,骏马饰金装。瞥闻传羽檄,驰突救边荒。转战磨笄地,横行戴斗乡。将军占太白,小妇怨流黄。騕褭青丝骑,娉婷红粉妆。一春莺度曲,八月雁成行。谁堪坐秋思,罗袖拂空床。
小栏培土待重阳,雨洗金钱未肯忙。终藉九秋扶正色,谁能三嗅为清香。陶潜属意空诗好,胡广随缘却寿长。古昔风流无处问,碎花浮泛一尊黄。
苦恨红梅结子,生憎榆荚悠悠。解送十分春色,能添万斛新愁。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