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无尘浸碧虚,风前一叶故飞飞。
潇湘帝子何时降,立尽斜阳未肯归。
闲佩仙瓢到柳汀,柳边一点酒旗星。
斜阳欲落无人惜,空有烟林作画屏。
行到篱边菊已黄,相逢不改旧时香。
自怜失意秋风后,犹为寒花一举觞。
不须龟筮此生休,死去无心更出头。
莫说竹篱茅舍事,丹枫一树正悲秋。
独步荒山日欲昏,数声乾苇过游魂。
重岗复涧穿难尽,恍惚随人月一痕。
汪莘,字叔耕,休宁(今属安徽)人。不事科举,退安丘园读《易》,后屏居黄山。宁宗嘉定间应诏上书,不报。徐谊帅江东,以遗逸荐,亦不果。遂筑居柳塘上,囿以方渠,自号方壶居士,学者称柳塘先生。有《方壶集》。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九、《新安文献志》卷八七有传。 汪莘诗,以明汪璨等刻《方壶存稿》爲底本。校以清雍正九年汪栋刻本(简称清刻本),并酌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九三《方壶存稿》(简称名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壶存稿》(简称四库本)所录诗。
《感秋》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汪莘。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天的水清澈无尘,融入了碧蓝的虚空中,微风吹来一片枯叶,飞舞飘散。湘江的女儿何时能够降临,站在夕阳下,却还不肯归去。闲散地佩戴着仙人的酒瓢来到柳汀,柳树旁边有一颗孤独的酒旗星。夕阳斜斜欲落,却无人愿意留恋,只有烟雾笼罩的林间作为孤独的画屏。走到篱笆边,菊花已经变黄,相逢的人也无法改变往日的芬芳。自怜在失意和秋风之后,仍然为自己举起一杯寒冷的花酒。无需通过占卜来预知这一生的命运,死去之后没有心思再度出现。不要谈论竹篱茅舍的琐事,红叶树正悲伤地浸染秋天。孤独地步行在荒山上,日落的时候,数声干枯的芦苇沙沙作响,伴随着游魂的足迹。重重的山岗和蜿蜒的溪涧,走也走不尽,恍惚之间,随着人们的步伐,只留下一道微弱的痕迹。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情感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秋水无尘,碧虚空灵,展现了秋天的宁静和清新之美。枯叶在风中飞舞,折射出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诗中提到的潇湘帝子指的是楚怀王的女儿,象征着美好而遥远的事物,作者渴望这份美好能够降临到自己身上。诗中出现的酒旗星、烟林作画屏等意象,通过独特的描写手法,增添了诗词的浪漫和幻境感。
诗人通过描绘菊花变黄、斜阳欲落等景物,表达了时光流逝和岁月无情的主题。诗中的人物和情感都显得孤独而无奈,作者自怜失意,但仍然举杯祝福自己。诗末的表达更加深刻,作者认为人生无需依赖占卜或命运,死后也无需再次出现,而是应该珍惜眼前的一切,感受秋天的忧伤和美丽。整首诗以秋天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