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发花开处,情生叶落边。
既为欣厌惑,未脱死生缠。
凿破心中月,冲开顶上天。
俗儒应大笑,古佛不曾传。
汪莘,字叔耕,休宁(今属安徽)人。不事科举,退安丘园读《易》,后屏居黄山。宁宗嘉定间应诏上书,不报。徐谊帅江东,以遗逸荐,亦不果。遂筑居柳塘上,囿以方渠,自号方壶居士,学者称柳塘先生。有《方壶集》。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九、《新安文献志》卷八七有传。 汪莘诗,以明汪璨等刻《方壶存稿》爲底本。校以清雍正九年汪栋刻本(简称清刻本),并酌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九三《方壶存稿》(简称名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壶存稿》(简称四库本)所录诗。
《方壶自咏》是宋代汪莘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兴发花开处,情生叶落边。
既为欣厌惑,未脱死生缠。
凿破心中月,冲开顶上天。
俗儒应大笑,古佛不曾传。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和心境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中的变化,抒发了自己对人生追求的矛盾和困惑。他意识到自己的心中充满了欲望和束缚,渴望超越生死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和超越。
赏析:
诗人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的自然景物相对照,通过花开叶落的变化描绘了人生的起伏和变迁。兴发之时,花朵盛开,代表着诗人内心的兴奋和欢快;情生之际,叶子飘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忧伤和迷惘。诗人认识到自己在世俗的束缚中无法得到真正的解脱,对此感到矛盾和厌倦。
然而,诗人并不满足于现状,他渴望打破内心的困扰,超越世俗的桎梏。凿破心中的月亮,象征着诗人试图突破内心的束缚,寻求真理和智慧。冲开头顶的天空,则表达了诗人追求超越人世的理想和境界。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中的学者和佛教的不屑。他认为俗世的学者只能对他的追求嗤之以鼻,而古老的佛教教义也无法真正传递给他内心的渴望。诗人对于传统的束缚和禁锢持有批判的态度,他希望能够摆脱这些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真实。
《方壶自咏》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内心境界的思考和追求。诗中的意象和意境丰富多样,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于人生意义的思索。
去年看花在城郭,今年看花向村落。花开依旧自芳菲,客思居然成寂寞。乱后城南花已空,废园门锁鸟声中。翻怜此地春风在,映水穿篱发几丛。年时游伴俱何处,只有闲蜂随绕树。欲慰春愁无酒家,残香细雨空归去。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大丈夫兮兼文武。君子能仁潜喜怒。强明非是尽周旋,满眼真如不自取。三春花卉正芬芳,发作痴迷我也狂。道德修来长不断,云从龙变解舒张。海浪无涯百川水,厚重高深难比擬。今古犹来世界宽,忻闻为善恶为耻。舟车有利便通津,斟量难事日其新。勿笑我心孜孜化,贵为人主不尊身。
醉倒南山卧白云,满天诗思不胜春。黄鸡白酒真堪乐,谁道蓬蒿有此人。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触目钱塘昨梦非,行春载酒忆当时。花间不辗香轮入,柳外空鞭骏马飞。落日荒山和靖墓,断云流水子胥祠。忘情鸥鹭间於我,应笑江湖客未归。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