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携瘦竹身长隐,忽引文藤令颇严。
闻道将军如郤縠,不妨幕府有陶潜。
江当阔处水新涨,春到极头花倍添。
未有羽书吟自好,全提白下入诗奁。
叶适(一一五○~一二二三),字正则,号水心,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授平江节度推官,改武昌军节度判官,浙西提刑司干办。召爲太学正,迁太常博士。兼实录院检讨。光宗即位,出知蕲州。入爲尚书左选郎官,迁国子司业。除太府卿,总领淮东军马钱粮。宁宗立,韩侂胄专政,宰相赵汝愚贬,亦被劾主管沖佑观。起爲湖南转运判官。迁知泉州。开禧初,除权工部侍郎。北征兵败,除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侂胄诛,以附侂胄用兵,夺职奉祠凡十三年。嘉定十六年卒,年七十四。有《水心先生文集》、《习学记言》等。《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叶适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正统十三年黎谅刻《水心先生文集》(其中诗三卷)爲底本。校以清光绪八年瑞安孙衣言校注本(简称校注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送潘德久》是宋代诗人叶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每次携带着瘦竹身形长久隐匿,
突然引来优美的文藤,使人感到庄严。
听说将军的才能宛如郤縠,不妨在幕府中有陶潜的风采。
江河在宽阔的地方水势汹涌,
春天到达极点,花朵倍加繁盛。
从未有过传递书信的忧思,自愿陶醉于白下,
全神贯注地投入诗篇的盒子中。
诗意:
《送潘德久》表达了对潘德久的送别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以及将军的才华,表达了对潘德久的赞美和祝愿。诗中融入了自然的变化和春天的到来,将军的才能与陶渊明相媲美,以及诗人自身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投入。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隐喻的方式,表达了对潘德久的送别之情。诗人通过描述携带着瘦竹身形长久隐匿的情景,突然引来优美的文藤,使人感到庄严。这里的瘦竹和文藤可以被视为隐喻,可能代表着潘德久的个人特质和才华。诗人进一步提到将军的才能宛如郤縠,这是对将军才华的赞美,将军在幕府中展现出陶渊明的风采。这里的陶渊明是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和隐士,被誉为“东篱之士”,代表了高尚的文学品质和独立的精神。
接着,诗人描绘了江河在宽阔的地方水势汹涌的景象,以及春天到达极点,花朵倍加繁盛的景象。这里的自然景物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希望,也可以理解为对潘德久前途的美好祝愿。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投入。他提到从未有过传递书信的忧思,自愿陶醉于白下,全神贯注地投入诗篇的盒子中。这里的白下可以被理解为诗人的创作空间和心灵栖息地,诗人倾注全部心力将自己的情感和思绪融入其中。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隐喻的手法,通过对将军才能、自然景物和诗人自身情感的描绘,传达了对潘德久的送别之情以及对他未来的祝愿,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投入。
天下事机别,朝廷局面新。台官迁不定,年号改何频。黜陟由明主,安危仗老臣。祖宗成宪在,即此是经纶。
何处曾移菊,溪桥鹤岭东。篱疏还有艳,园小亦无丛。日晚秋烟里,星繁晓露中。影摇金涧水,香染玉潭风。罢酒惭陶令,题诗答谢公。朝来数花发,身在尉佗宫。
飒沓睢阳涘,浮游汉水隈。钱飞出井见,鹤引入琴哀。李陵赋诗罢,王乔曳舄来。何当归太液,翱集动成雷。
介卢晓牛鸣,冶长谙雀哕。吾愿天耳通,达此音声类。群鱼泣妻妾,鸡骛呼弟妹。不独死可哀,生离亦多嘅。闽语既嘤咿,吴听了难会。宁闻闽人肉,忍作吴人脍。可怜登陆鱼,皦喁向人谇。人曰鱼口喑,鱼言人耳背。何当破网罗,施之以无畏。
白发麻衣破,还谯别弟回。首垂听乐泪,花落待歌杯。石路寻芝熟,柴门有鹿来。明王下征诏,应就碧峰开。
老翁终日饱还嬉,常拾儿童竹马骑。食为齿摇艰咀嚼,冠因发少易倾欹。鸟乌歌罢人谁问?咄咄书成自不知。堪笑残生似蒲柳,秋风未到已先衰。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